散养教育/好父母全书

散养教育/好父母全书
作者: (法)让-雅克·卢梭|译者:成墨初//岳敬喜
出版社: 武汉大学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散养教育/好父母全书
ISBN: 9787307202085

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出生于瑞士*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童年时给别人当过学徒。由于生活过于困苦,卢梭在16岁那年离开家,开始四处流浪和漂泊的生活。后来,卢梭搬到法国巴黎定居,并在那里开始他的写作生涯。卢梭是近代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思想家。他崇尚以顺应儿童自然发展规律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为此,他创作了**教育理论小说《爱弥儿》。书中,他深化了爱和友谊的情感表现,让父母的教育思想摆脱陈旧的教育理论观的束缚;他使儿童睁开双眼,观察美丽多彩的大自然;他使自由成为一个儿童成长的目标;他对后来人的家庭教育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卢梭还著有《新爱洛伊斯》《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等。

内容简介

对于公共教育,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有 详尽的论述。仅从书名来看.,很多人会认为这本 书是讲政治的,其实不然,这本书其实是一本颇为 精彩的教育学专著,而且是一本***的教育学 专著。 有**才会有公民,现代语言中应该取消“国 家”和“公民”这两个词语。 我并不认为那些可笑的学院提供的所谓教育是 一种公共教育或社会教育,他们想同时追求两个截 然相反的目标,结果却适得其反,一个都没有实现 。从那里走出来的都是一些虚伪阴险的小人,他们 看上去乐善好施,本质上其实都是为了他们自己。 这种教育所塑造出来的矛盾人格也存在于我们 自己身上,由于自然和人把我们引向两个不同的方 向,所以我们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将之混合或者选取 一条中间的道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我们一个目 标都没有达成。 这种矛盾状态始终伴随着我们,让我们终生处 在犹豫不决之中,到头来我们不但没有实现自己的 意愿,也没能对他人或社会做出贡献。 接下来,我要谈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又叫 自然教育。如果一个人接*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 他自己,那他对社会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这两个目 的能够融合成一个目的,那矛盾就不存在了,从而 也就为他的幸福生活扫除了一大障碍。 当然,我们只有对一个人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 ,了解他的成长过程和成人以后的情况,才能对他 做出判断,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去了解自然的人。 这就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培养一个自然的人是相当困难的,具体来说, 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事实上,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少 做些事情。如果是逆水行舟,我们只要把握好方向 ,迂回前行就足够了;如果狂风骤起,可我们又想 停留在原地,**的办法就是抛锚。 在现有的社 会秩序中,每个人的社会地位都是固定的,为了取 得这个地位,每个人都应该*到教育。可如果一个 人*教育就是为了谋取某个地位,那他就不可能还 能争取到其他的地位。 只有在命运和父母的职位一样的情况下,教育 才变得有意义,否则教育只能带来偏见,对学生有 百害而无一利。 在埃及,儿子必须依从父亲的身份,所以教育 还有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可在我们的社会里尽管 也存在着社会阶级,但阶级里的人却是不固定的, 所以说,哪个父亲也不敢保证说,为了一个特定的 地位而去教育儿子对他是有利的。 按照自然的法则,人人生而平等。人类共同的 职责就是为了争取人性而不懈努力。一个人但凡接 *了这方面的教育,就会主动承担起与这种职责相 关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