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7.30
折扣购买: 牡丹谱(中华生活经典)
ISBN: 9787101080773
牡丹出丹州、延州①,东出青州②,南亦出越州③,而出洛阳者今为天 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④,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 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⑤,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 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 果天下之第一也。 【注释】 ①丹州:西魏废帝三年(554)改汾州而置,治所在义川郡义川县(今陕西 宜川东北),以丹阳川而得名,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宜川。宋时改名宜川县。 延州:西魏废帝三年改东夏州而置,治所在广武县(今陕西延安东北甘谷驿) ,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延安、延川、延长大部分地区。隋大业年间改为延安郡 ,唐初复改为延州。北宋元祜四年(1089)升为延安府。 ②青州:古“九州”之一。汉武帝置青州刺史部,东汉时治所在临淄, 十六国时期移治广固城(今山东青州西北),北齐置益都县(今山东青州),隋 时改为北海郡,唐初复为青州,辖境相当于今山东潍坊、青州、临朐、广饶 、博兴、寿光、昌乐、潍县、昌邑等地。 ③越州:隋大业元年(605)改吴州而置,治所在会稽县(今浙江绍兴), 辖境相当于今浙江浦阳江、曹娥江、甬江流域。后改为会稽郡,唐武德四年 (621)复改越州。 ④丹州花:后文作“丹州红”。 ⑤不出三已下:据周本校,又有“终列第三”之说。 ⑥齿:重视。 【译文】 牡丹原产自丹州和延州地区,向东在青州地区有生长,向南在越州地区 也出产牡丹。而产自洛阳的牡丹,品质现今号称天下第一。至于洛阳城所谓 的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等牡丹品种,虽然它们都是其他地区牡丹品种里 的佼佼者,但是到了洛阳城,这些花只不过充得上是众多牡丹中的某一种。 若是排列品第,它们不会超出三等以下的范围,根本不能单独与洛阳牡丹相 匹敌。而且,越州地区的牡丹因产地遥远,欣赏识见的人不多,得不到世人 重视,况且即便是越州本地人也不敢自夸,拿越州牡丹与洛阳牡丹一争高下 。因此,洛阳牡丹就享有了“天下第一”的美誉。 【点评】 牡丹原产自中国,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木本花卉,在我国有着悠久绵长的 栽培历史。据说,早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已经有了把牡丹献给恋人以表 达纯真爱情的动人诗句,由此算来,我国栽培牡丹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千年了 。 其实,上古时期并无牡丹之名,牡丹与芍药经常混淆在一起,通称为芍 药。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发现了牡丹的药用 价值,开始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到了秦汉时期,牡丹Il芍药中分离出来,以 木芍药称名于世。曾经有人指出,在西汉时期,牡丹的根皮就已经被纳入了 药材的行列。但是,截至目前,汉字中关于牡丹的最早记载出现于东汉时期 。1972年,在甘肃省武威市柏树乡下五畦村旱滩坡发掘的一座东汉早期墓葬 中,出土了一批汉代医学简牍,其中就保留有用牡丹治疗血瘀病的处方。到 了南北朝时期,牡丹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唐代著名 笔记《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极分明。子华,北齐 人,则知牡丹久矣。”这是说在北齐时期,杨子华以擅长画牡丹而闻名于世 ,说明牡丹已经成为当时国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另据宋代《太平御览》记载 ,山水诗人谢灵运曾经说:“南朝宋时,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永嘉就是 今天的浙江温州附近地区,在南朝刘宋时期,水潦畔和竹林间多植有牡丹, 这是人们有意识地人工栽植牡丹,将牡丹视为观赏花卉的显著例证。进入隋 代,人们开始大量繁育牡丹品种,特别是到了唐代开元年间,牡丹名品迭出 不穷,盛于长安。从现存文献来看,也正是在隋唐时期,“牡丹”之称才始 见于典籍图册之中,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符号。 那么,牡丹的原产地究竟在中国的何方呢?中国古代的中医药典籍为解 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别录》中记载说,牡丹“苦,微寒, 无毒。……生巴郡山谷及汉中”。《图经》中云:“牡丹,生巴郡山谷及汉 中,今丹、延、青、越、滁、和州山中皆有之。”从这两则记载来看,野生 牡丹最早分布于巴郡山谷和汉中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东部、重庆和陕西 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后来,随着人们对野生牡丹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 牡丹逐渐由野生而得到驯化。尤其是牡丹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得到认可以 后,它的分布范围更是扩展到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丹、延、青、越、滁、 和等地区,并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经过人工培育,繁育出各具特色的优 良品种。 如今,中国的牡丹大体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品种群:一是中原品种群, 花型最丰富,花色最绚丽,种植面积也最大,大约有七八百个品种;二是以 兰州为中心的西北品种群,约有200余个品种,甘南迭部的牡丹培植历史很 悠久;三是四川彭州为中心的西南品种群,有几十个品种;四是安徽铜陵、 上海、浙江温州等地的江南品种群。祖国黄河上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以及港澳台地区,都有牡丹的种植和分布,牡丹已经成为中国分布最为广泛 的名贵花卉品种。 最初,牡丹是以药用价值而受到人们的瞩目,然而饶有意味的是,自从 其观赏价值被开发以后,其药用价值却大打折扣。《图经》中记载,牡丹“ 一名木芍药,近世人多贵重,圃人欲其花之诡异,皆秋冬移接,培以粪土, 至春盛开,其状百变。故其根性殊失本真,药中不可用,其品绝无力也”。 由于人们过度追求牡丹的姿色百态,滥施移接,广用劲肥,导致这类牡丹的 药性尽失,不足以生血去瘀滞。目前,在名目繁多的牡丹品种中,唯有生长 在安徽省铜陵市凤凰山的“凤丹”牡丹,药用价值最高,是驰名中外的药用 牡丹,它的根和皮都是名贵的中药材。药用牡丹稀缺,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在 驯化牡丹过程中的些许遗憾吧!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