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三湘

寻味三湘
作者: 范命辉
出版社: 湖南科技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80
折扣购买: 寻味三湘
ISBN: 9787535792358

作者简介

范命辉,中国湘菜文化首席专家。湖南省烹饪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经历半个世纪的湘菜生活,从事餐饮工作三十年来,行走在三湘大地寻味、玩味、得味,著有《湖湘文库·湘菜谱》、《寻味三湘》、《湘菜六味》、《神策湖南名小吃》。策划出版《中国湘菜·经典湘菜》。曾创办《长沙美食报》,在《长沙晚报》开设“范哥点菜”专栏。

内容简介

寻味三湘 湘江,从永州蓝山出发,自西向东,带着东安* 的千年鲜滋气韵,流出一片“辣域”,泊岸橘子洲头 ,又一路北去入洞庭湖,出长江,打开了湘菜走向世 界的“丝路”。 再望沱江,吊脚楼依河而悬,吊出了湘西凤凰古 城的沉稳与安静;曲径通幽的青石板路铺就了王村的 古村遗韵;紫鹊界梯田的蛙声惊醒你看见的,是那儿 的老农年复一年用锄头绘出的水墨丹青的秀美;青石 板、高高的防火墙、青色的长条砖垒起的洪江古商城 ,以七冲八巷九条街的格局构成了古商城的宏伟与大 气;火宫殿古牌楼的高高耸立,显示的是近500年数 千湘厨炉火纯青的技艺……这些遍布在湘资沅澧流域 的古村古镇古城,如繁星点缀,记载着曾经的依然的 繁华。 当我们漫步在这些古村古镇古城古巷古宅里时, 沉醉在鳞次栉比的古宅古楼之间不能自拔,唯yi能救 赎你的,是遇见了古镇的饭菜、酒与烟茶。面朝天井 ,坐在老屋堂前,看着斑驳陆离、生满绿茸茸的青苔 的灰墙,悠悠地喝一口谷酒,吃着油亮乌红的腊肉, 你才算真**味着古镇的滋味。 现在想起来,2000多年前屈原漫步湘江沅水之间 ,也是在古村古镇里遇见了湘菜美食,给予了他生活 的力量,激发了他的民族精神,忠君爱国,正道直行 。以至于在他的《楚辞》中放歌湘菜:“大苦咸酸, 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 些。胹鳖*羔,有柘浆些……(大意是酸、甜、苦、 辣,样样都可口。肥牛筋的清炖喷喷香……)” 古村镇里的美食,其实是老百姓的凡俗人生的普 通饮食生活。然而,远离这些古村古镇时,那些简单 而又偏味的美食印象总是在脑海中闪现,并沉淀在心 灵深处,成为一灶乡愁,一种可爱的追想,时常勾起 你想起乡村邻屋的陈年旧事,寻觅悠闲意趣,永远牵 挂。 一个个散落在三湘大地的古镇古村落,如今都成 了湖南传统文化里的特殊符号,那些经历千年的老屋 、老井、老街成为静态的背景,这些古村镇的美味佳 肴却活色生鲜流传千年,散发着朴素的香,传承着原 生态的裸烹之美,激起了我们对湘菜风味之源的定位 思考。 风味,是对习俗的传承,是对规范的突破。 风味,是对常味的有限度偏离,形成了味的偏差 ,这种偏差一旦成为人们所接*的美味,一种独特的 风味就出现了。 沅水:流淌着血粑鸭芷江鸭酱鸭的鲜香 因为沅水和巫水在这里交汇,洪江的桐油、白蜡 、木材闻名,中转鸦片的吸力,水运的发达,码头的 繁荣,打磨出了洪江古商城,元朝末年成市。 我们穿梭在古巷中,满城青色,看到这一栋栋高 墙古宅.虽历经风雨洗礼,却依然尘埃满身,沧桑满 屋,曾经的繁华收藏在残墙断壁中,凸现出淡淡的忧 伤。而曾经忙碌的洪江人后裔淡定从容,简单平静度 *,甘用清贫守护着先辈传下来的祖业。当地老乡告 诉我们,鼎盛时,洪江古商城有7家银行、23家钱庄 、30家烟馆、上百家作坊、17家报社、34所学堂、48 个半戏台、130家会馆,依山而建,傍水而生。发展 到1933年,洪江古商城的货币流量居湖南第二。 月上树梢,我们还在古城里搜寻夜色与民风。转 一个弯,来到了洪江大桥下,顺着江边,一眼看过去 ,千灯闪烁,灯光下照出了洪江夜市的热闹,与古商 城的宁静形成明显对比。 我们在临河的小餐馆坐下,一口气点下了活鱼鲜 、血粑鸭、泡萝卜和几款小菜,借着岸那边上空射来 的月光,摆酒洪江左岸小饮。 洪江泡萝卜,酸水坛子里取出来,长条形一块, 两种吃法,一种原味吃,什么都不加,又酸又脆。另 一种吃法是加点辣椒粉,切成米的香菜,一拌,又酸 又辣,又脆又香。难怪汪曾棋老先生到了湖南后,在 《萝卜》中夸泡萝卜好吃。 血粑鸭,姜香原味,葱香富嫩,不愧是洪江名菜 ,虽是河边小店,也做得很有地方特色。 这种**的妙处是加入了油炸的糯粑,和**一 起煨出来,软糯鲜香,含香带辣。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