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3.00
折扣价: 21.80
折扣购买: 何洁往事
ISBN: 9787020113569
何洁,一九四一年十月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当代**女作家,释道文化**学者。祖父何桂清,清咸丰年间曾任洋务大臣,两江总督。父亲何鸿章,报国无门,一生清贫淡泊,终因积劳早逝。父逝子悲,何洁每*哀哭过甚,两岁失明,七岁复明。五年孤寂的盲童生活,使她学会了编织五彩缤纷的故事。 一九五五年何洁入成都川剧院。一九七九年底,调四川川剧研究所,后调至《星星》诗刊。八十年代中期,她在青城外山普照禅院阅藏、礼佛、写作八年。继后又创建极具影响的“内明写作中心”,同期任《青城文荟》执行副主编。九十年代初,赴港参学,并为多家报刊撰写专栏。有纪实文学《落花时节》《蜩螗春秋》等作品荣获多项大奖。中年后,虔心研究**文化,有《山月寮记事》《山里山外》《晨钟暮鼓录》等一系列**寺庙文学作品,*到了赵朴初、巴金等大家的高度赞扬。曾与诗人流沙河共同生活二十五年。 二○○四年春,何洁独资构建青峰书院。倡导“自然·生命·智慧”的精神环保。
我*害怕冬天,尤其怕冬天那漫长寒冷的夜晚。 它将我的梦也给冻结成了冰,我看不到温柔的月亮透 过格子花窗向我微笑招手,也听不见蟋蟀挽着秋风来 轻轻地叫门。除了小巷里单调、沉闷的铜锣*鼓,就 只有大门外那两棵百年老槐上,猫头鹰“咕——咕— —”的叫声。那奇特的叫声,活像一个*了委屈的女 子夜深人静时的阵阵抽泣,叫人心紧。*使人毛骨悚 然的,是它那间歇发出的模拟人的狂笑:“嘎——嘎 ——嘎”。带我的刘婶告诫我:不准把剪下的指甲撒 在地上,“鬼冬哥专衔人的指甲,万一被鬼冬哥啄食 去了,人的血很快就会干枯,头发要脱成秃子。”* 后,她还神秘地凑近我的耳朵,“鬼冬哥*爱吮女娃 娃的血!”她把猫头鹰唤着鬼冬哥。 于是,整个公馆的灯火全部熄灭后,孤零零地躺 在冰冷的被窝里,听着鬼冬哥古怪的啼叫,我的背脊 便会阵阵发怵,只好用被子裹得严丝不透,那恐怖的 叫声,仍然渗入我的脑里…… 我被恐怖折磨得跳下*,赤着脚飞快跑进三舅的 房里,抱着他的腿不放。我大声嚎哭尤如身上的血已 经给鬼冬哥吮去了一样。三舅母赶紧从*上下来,用 绒毯一裹把我抱到*上…… 三舅那时坐在书桌前,他撂下书本,过来宽慰我 。他翻开《诗经》上说猫头鹰叫鸱鸮,其实它主要是 吃老鼠(田鼠),对人类有益。《庄子》上说:“鸱 鸮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 。”后人误读“蚤”为指爪的爪,所以民俗以为猫头 鹰有衔指甲的嗜好。其实庄子是说它白天眼力差,夜 间眼力好,能啄跳蚤那样小的生物。 三舅是王家公馆*有学问的人,他每天清早在庭 园里朗读英语、唐诗。声音好听极了。他那一头鬈曲 的黑发,清秀的面容,甚至连他走路的姿态,说话的 语调也招我喜欢。那时,他正在川大念书,快毕业了 。好像三舅在学校正和一位家境贫苦的同班女生闹恋 爱,他是“新派人物”,要争取“婚姻自由”。外祖 父一封信给省城做官的大舅,便把可怜的三舅“抽” 了回来。 三舅经过外祖母的允许,将我的小*搬到他的书 房里,于是,整个寒假,我可以不怕猫头鹰那令人心 悸的夜夜哀鸣了。 三舅一家占有公馆里一处坐北朝南的三间正厢房 。除了一间书房,两间卧房里住着三舅母、郁表哥及 奶母李婶。这一溜宽敞明亮的厢房,装饰着雕工精细 的寿字格窗户,窗下是宽宽的阶沿。 窗子对面的小庭园里,长着两株婀娜的珠兰,每 到初夏,珠兰花盛开,便要请东街上的茶商前来收取 。只需轻轻地摇曳树干,那枝上的珠兰便会飞雪般纷 纷撒落在事先张在地上的一铺巨大绸缎上。三舅的书 桌上有一部收音机,在当时,这称得上一件罕有的***品了。外祖母总怕我触电,不准三舅放给我听,在 外祖母家整整三年中,我一共才听过三次收音,令人 懊恼的是,这难得的三次,竟全是我听不大明白的外 国腔在说话,可三舅说过它还会唱歌哩!我想藏在那 里说话的,一定是比指拇还小的小人吧,问三舅,他 说:“是的。”那些小人吃什么呢?三舅要我不必担 心,他们吃的是空气中的“气体”,不仅不饿,那种 气体还特别好吃呢!我真想跑进匣子去找他们玩,便 天天缠着刘婶,要他也给“气体”吃。她愣了一阵, 就用眼睛盯着我:“发疯!”唠叨的刘婶总是和我过 不去,有时,我恨极了,便叫她走进我自己编造的故 事里,去扮演*坏*坏的角色,*后遭到可怕的惩罚 。这又成为我童年时代一种独享的精神乐趣。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