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9.50
折扣购买: 忆读汪曾祺
ISBN: 9787539640372
苏北,安徽天长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汪曾祺的研究者、痴迷者,被人戏称为“天下第一汪迷”。作品散见国内各报章和港、澳、台地区的报刊,香港《大公报》资深作者。著有小说集《蚁民》,散文集《那年秋夜》《水吼》《植点青绿在心田:苏北海外散文77篇》,回忆性著述《一汪情深:回忆汪曾祺先生》《忆·读汪曾祺》等。曾获第一届全国报人散文奖、汪曾祺文学奖金奖等奖项。
片断一 眼神的品位 眼神有何品位?这是我的表述,一种感觉而已。这种 感觉来自当代短篇小说大师汪老曾祺。这个词来得很突 兀,我想到这个词是激动的,我觉得这个词同汪先生的眼 神“贴”了。 这个词来自于1995年7月,那次我同一家报社的王姓 女士去拜访汪先生。汪先生同王女士不熟,我介绍后,汪 先生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动了几下,似找什么,又没找着, 我猜想这是汪先生的一种习惯,他可能在想心思,也许是 回忆起什么。走了两圈,他又坐到沙发里去。他眼睛就那 么瞪着直直地望着,入他眼的东西其实只是虚影。我望着 汪先生的眼睛,我断言那眼神是执著的。眼神仿佛在对人 们说:我对有些事情是很坚持的。究竟是什么事呢?善良 的、天真的、一肚子学问的先生,一定不会是为一些鸡毛 蒜皮的小事去坚持。我无法进入一个76岁睿智老人的世 界。 我们带了几瓶酒。我说:给您带瓶酒,烟就没带了, 少抽点烟,酒可以喝点。汪先生听后侧过脸来,对我又似 乎对别的什么说:还有几年活的!这也不行那也不可的! 他是指烟,又似乎指别的更深些的东西。汪先生说这些 时,那执著的眼神依然;汪先生说这些时,汪师母一直坐 在边上,没说话。我知道,汪师母是不赞成汪先生抽烟 的。可几十年了,师母太了解先生的为人禀性了。师母尊 重汪先生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尊重他的习惯。甚至是坏的 习惯。 那天汪先生留了我们晚饭。他总是自己下厨,给我们 做他拿手的好吃的牛脖子肉煲。那天汪先生喝了几大盅白 酒。他喝酒总是很猛,很少吃菜。 汪先生不说话,可师母告诉我,为留我们吃饭,“老 头子”早晨就到菜场溜达去了。这个睿智的老人,他不用 嘴巴说话。他多数时间是用眼神说话,特别是对年轻人。 记得十年前,顾城写过一篇汪先生的文章,其中有两 句:每次到北京作协开会,内中有一双眼睛最聪明,那便 是汪曾祺。 顾城这句话,同眼神的品位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 片断二 小驴有舅舅吗? 我同孩子到汪先生家。闲聊中我对先生说到孩子。 一个秋天,我送孩子上学,我们骑车方向一直向东。 那是一个云很重的早晨,太阳努力将光芒刺透云层,云层 绚烂。我问孩子,太阳哪去啦!孩子望天,望了半天说, 没有呀!我说,找光芒的地方呀!孩子指着绚烂的云层 说,在那儿——,愣了一会,孩子蓦地问我:爸,太阳有 腿吗?我用成人的毫无想象的思维说,没有。孩子追问: 那它为什么会跑呀!我仍然简单处理:在天上滚呗! 过了一会,孩子又冒出了一个怪念头:爸,太阳会老 吗?这叫我怎么回答呢?孩子呀,你为什么有这么多新鲜 的念头!我犹豫着:说不老吧,与唯物论相悖;说老吧, 太阳又不是人,他又何止千万年。我掂量着,说:太阳会 老的。孩子立即追问:他老了,没有阳光,我们怎么办 呢?我说:他老了,我们早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