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有罪?——洛杉矶贫民区的治安与日常生活

贫穷有罪?——洛杉矶贫民区的治安与日常生活
作者: 福雷斯特·斯图尔特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贫穷有罪?——洛杉矶贫民区的治安与日常生活
ISBN: 9787521766066

作者简介

现为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斯坦福民族志实验室主任,城市研究项目主任,麦克阿瑟研究员,社会研究学会会员。著有《子弹之歌》(Ballad of the Bullet)。 他用城市民族志的方法做研究,采用田野调查和档案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探索城市贫困的成因、现状和后果。他延续芝加哥社会学派的方法,观察个人和社群如何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世界,提倡公共社会学的理念,期望社群成员也成为知识的生产者。 2020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

内容简介

在洛杉矶贫民区(Skid Row,亦称“游民街”)工作的第一年,我被警察盘问了14次,只是因为我站在街角。 这不算什么。那时,我结识了一个名叫朱丽叶的女人,她被警察拦下100多次,还被逮捕了不下60次。她每次在监狱里被关上一周,累计为服刑耗费了一年多的生命。她犯的都是什么罪呢?仅仅是因为她坐在了人行道上—在洛杉矶,这是一种可以被逮捕的犯罪行为。 一个老太太戴着手铐瘫坐在水泥地上啜泣,对于大多数美国人而言,此情此景简直不可理喻。但对于在贫民区生活和工作的人来说,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周二早上。朱丽叶的衬衫被泪水浸透了,显然,第四十次逮捕给她带来的伤害分毫未减。 当警察把朱丽叶扶来时,她重复着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提出的疑问。这类处理措施的目的何在?它对我们的社会,对朱丽叶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们已大幅削减对最贫困公民的直接和间接资助,却在洛杉矶贫民区1平方英里a的地方花费600多万美元补充警力,这是怎么做到的?此举对于深陷社会底层的人们意味着什么?推及广泛意义上的美国的正义、平等和机会,这些做法又传达着怎样的信息? 本书旨在回答上述问题,也回答朱丽叶的问题。我试图在书中描述并阐释,把社会底层人民当作罪犯的情况何以愈演愈烈。事实证明,答案错综复杂,有时甚至与直觉相悖。如同一出古希腊悲剧,铸就这一切的更多是错误与优先级错置,而非英雄与邪恶势力的缠斗。我们创造了这样一种局面:牵涉此事的各方都真诚地试图做正确的事情,却毫无成效,有时甚至适得其反,造成严重的伤害。 为了找到答案,我花了五年时间在贫民区工作,从此处居民的视角看待问题—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并不情愿住在这里。我们一同走在街上,在街角闲逛,在无家可归者收容所里一起吃饭。我走进流浪者投宿的廉价旅店,见过他们的亲戚和前情人,旁听他们的庭审。我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警车的后面,在刑事司法系统中循环往复。一路走来,他们丢了工作,没了住处,失去了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我倾听他们的苦恼。他们与警方的频繁接触让我无比沉重,因此我不愿就此罢休。我开始在警察身上投入更多时间,趁他们轮班时在警察局与他们坐坐,在他们巡逻时尾随其后。我们已打成一片,一起喝啤酒,哀叹道奇队的不争气,发发女朋友的牢骚。 而当我开始领会贫民区居民与警察的热情与愤懑时,却猛然意识到,这些声音很少出现在关于警务与贫困问题的公共讨论中。常有聪明人谈起警察与穷人间持续不断,有时甚至是致命的紧张关系,但这些专家很少花时间与这两个群体的人交谈,倾听他们的故事,或者,也许更重要的是,倾听他们对彼此的看法。观看晚间新闻节目时,你会看到许多位高权重的嘉宾—警察局局长、律师和媒体专家,他们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看法。但对于那些每天都生活在这个现实中的人,你可曾倾听过他们的声音?这不太可能。长期以来,那些真正在美国街头针锋相对的人,已被压制住了声音。 我写这本书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书中的素材皆来自我在贫民区遇到的居民与警察。我利用档案与记录资料,将这些故事置于历史背景中。同时,作为一名社会学家,我参考了之前的研究,以了解警察的每一次盘查、罚款或逮捕。无论它多么出乎意料或独特,都是一个更大体系的一部分。 最终,本书成为对当下美国最弱势的群体进行治安管制的情况的特写。我们没有向贫困之人伸出援手,反而挥舞拳头,在其误入歧途时威胁将其彻底击倒。在此过程中,我们创造了一种新的不平等。对警察的恐惧以及远离手铐的渴望在整个社群蔓延,渐渐渗入人们与朋友和家人的关系中。有的反目成仇,有的则退缩至更深的阴影之中。但在这一动荡之中,我们亦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它们有时来自最出乎意料的源头。当我说一场社会运动正在酝酿,我们需要注意时,我并不认为自己过于乐观。 如果我做得足够好,读者将会从书中理解,人们以我们的名义究竟做了哪些事,又为何这样做。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帮助我们看到,为改变现状,推动为美国最贫穷、最无权的公民的生活带来积极改变的改革,我们应该怎样迈出第一步。 在阅读过程中,我恳请各位暂时放下心中的预设,包括何为穷人、何为警察,以及他们所作所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了理解现状,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我们需要从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让我们面对现实吧。我们现在的做法根本行不通,所以我们必须开始从新的角度审视它。这本书正是这一努力的结晶。 (1)材料丰富的边缘人群民族志。 作者用5年的时间深入洛杉矶贫民区,融入贫民的生活,观察、接触个体与群体,记录他们日常生活的困境,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生活逻辑。除了田野调查,作者还补充了大量的档案研究,采访了参与洛杉矶贫民区历史发展的个人,结尾另附研究方法论。 (2)多视角探讨贫民区问题愈演愈烈的根源所在。 本书采用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视角。既站在贫民区及人口管理者的立场分析治疗式警务的发展、展现警察的执法理念,又从贫民的视角讲述这些政策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困扰。通过众多真实案例,为读者展现矛盾的双方在社会变革下的思考与。 (3)以洛杉矶贫民区为典型案例,揭示治疗性警务的前因后果,及其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洛杉矶贫民区是美国最贫困、警备最严密的社区,而作者在此处做田野调查的时候恰逢美国政府启动“城市安全计划”这样的强警务工作,这无疑代表着美国贫困治理模式的转变。作者在本书中介绍相关计划项目的实施及影响,以最典型的案例展现美国对最弱势群体逐步采用的贫困治理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