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旅(茨威格作品集)

昨日之旅(茨威格作品集)
作者: [奥]斯特凡·茨威格著 关惠文 高中甫 等译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昨日之旅(茨威格作品集)
ISBN: 9787532773145

作者简介

斯特凡·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内容简介

不过,在翻阅了这二百面勤恳结晶的书页,准确 地静观了我的精神的影像之后,我不禁笑了。这真是 我的一生吗?它真的像传记作者从书面材料里层次分 明地整理出来的一样,如此目标坚定地在蜿蜒曲折的 山路上从最初的时刻一直上升到今天吗?这一切就好 像第一次从一个留声机里听到用我的声音讲出来:开 始我根本辨别不出这是谁的声音;这明明是我的声音 ,只不过这是别人听到的那种声音,不是我本人通过 我的血液、在我身体的内核里听到的声音。我毕生致 力于从人的事业中来描写人,从本质上筑就当时这种 人的精神结构,如今我恰恰是从我自己的经历上觉察 到,在每个人的命运中真正的本质核心,一切从中生 长的可塑的细胞,是何等难以看清。我们经历着千千 万万个瞬间,但永远只有一个瞬间,只有唯一的一瞬 使我们的整个内心世界沸腾,在这一瞬间里(司汤达 曾描述过它)心中的那朵以各种汁液滋润的花眨眼间 结晶——这是有魔力的一瞬间,就像那个生育瞬间, 像它一样隐藏在自己身体的温热的内部,看不见、摸 不着、感觉不到、只能体验到的秘密。没有一种精神 的代数学能把它解开,没有一种预感的炼金术能猜透 它,而自己的感觉也很难把它抓住。 关于我的精神生活发展过程中的那件最隐秘的事 ,这本书只字未提:因此我不禁笑了。书中的一切都 是真实的——只是缺乏本质的东西。它只是描写我, 但没有说明我。它仅谈论我,但没有泄露我的秘密。 这本精心分列的花名册上有二百个名字——只缺少一 个名字,一切创造性的冲动都来自这个名字,那是一 个男人的名字。他曾决定我的命运,现在他以双倍的 力量把我唤到我的青年时代去。所有的人都谈到了, 就是没有谈到他,他曾给了我语言,我就是根据这种 语言的气息说话的:突然我感觉到这种胆怯的隐瞒就 是犯罪。一生中我都在为人们画像,为了当今的感觉 唤回了几百年前的形象,但我恰恰从未想到这个最贴 近我的人:因此我想给他——这可爱的鬼魂——喝我 的血,就像在荷马史诗里一样,让他再跟我说话,让 那位早已逝去的老人回到我这个正在衰老的人身边。 我想把这隐去的一页放在公之于众的书稿里,使一次 感情的自白与这本学术著作并列,为了他给我自己讲 述我青年时代的真实故事。 在我开始讲述之前,我又浏览了一遍这本佯称描 写我的一生的书。我禁不住又笑了。他们选择了一个 错误的入口,怎么能接近我的生活的真正核心呢?他 们第一步就迈错了!我的一位好心的同学,现在是枢 密顾问,他信口虚构说:我在文科中学就热爱社会科 学,比所有其他同学都更胜一筹。记错了,亲爱的枢 密顾问!对我来说,一切人文科学的东西都是难以忍 受的、令我切齿痛恨的桎梏。正因为我作为北德意志 那座小城中学校长的儿子,在日常生活中就看到教育 总是被当作养家糊口的营生,所以我从小就憎恨一切 语文学:人的天性依其保存创造性事物的神秘使命, 总是使孩子讽刺和挖苦父亲的爱好。这种天性不希望 有任何一种安逸无力的继承,不希望一代又一代只是 继续去干原有的行当:它总是首先把矛盾对立插在同 类人之间,只准许后来人走过一段艰苦而有收获的弯 路之后才迈上先人的生活道路。总之,我父亲说科学 是神圣的,我个人的主张则认为科学只不过是卖弄概 念;他称颂古典作家为典范,在我看来他们总是板着 脸教训人,因此十分可憎。在书的包围中,我蔑视书 ;父亲总是催逼我接近他的精神世界,我便反对书面 的传统教育的一切形式;所以我费尽心力完成高中毕 业考试以后,坚决拒绝进大学学习,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想当军官,海员或工程师;选择这些职业根本不 是由于我对此有强烈的爱好。只是对科学的枯燥和训 诫的反感驱使我避开学术,力求干点实际的工作。我 父亲狂热地尊崇一切大学的学科,他坚持让我接受大 学的教育,我以缓和的态度成功地放弃了古典语文学 ,选择了英国语文学(我最终采取这种折中的解决办 法,是有不可告人的隐秘想法的,因为有了这门航海 语言的知识,以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去过我无限渴望 的海员生活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