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美食家
ISBN: 9787559425836
陆文夫(1928—2005),江苏泰兴人。1948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同年参加革命。曾任中国作协副**、江苏省作协**等职。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发表《小巷深处》一举成名。著有《美食家》《享福》《小巷深处》《小贩世家》等中短篇小说,文论集《小说门外谈》以及大量的散文。作品被翻译成英、法、*等语言,畅销海外。
吃喝之外 我写过一些关于吃喝的文章。对于大吃大喝,小吃小 喝,没吃没喝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弄到后来,我觉得许多 人在吃喝的方面都忽略了一桩十分重要的事情,即大家只 研究美酒佳肴,却忽略了吃喝时的那种境界,或称为环境 、处境、心境等等。此种虚词不在酒菜之列,菜单上当然 是找不到的,可是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讲,虚的往往 影响着实的,特别决定着对某种食品久远、美好的记忆。 五十年代,我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采访,时近中午, 饭馆都已经封炉打烊,大饼油条也都是凉的了。忽逢一家 小饭馆,说是饭也没有了,菜也卖光了,只有一条桂鱼养 在河里,可以做个鱼汤聊以充饥。我觉得这是上策,便进 入了那家小饭店。 这家饭店临河而筑,正确点说是店门在街上,小楼是 架在湖口的大河上,房屋的下面架空,可以系船或作船坞 。是水乡小镇上常见的那种河房。店主领着我从店内的一 个窟窿里步下石码头,从河里拎起一个篾篓,篓里果然有 一条活桂鱼(难得!),约二斤不到点。按理说,桂鱼超 过一斤便不是上品,不嫩。可我此时却希望越大越好,如 果是 一条四两重的小鱼,那就填不饱肚皮。 买下鱼之后,店主便领我从一架吱嘎作响的木扶梯登 楼。楼上空无一人,窗外湖光山色,窗下水清见底,河底 水*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有青山 隐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未凋。”鱼还没有 吃呐,那情调和味道已经来了。 “有酒吗?” “有仿绍。” “来二斤。” 二斤黄酒,一条桂鱼,面对着碧水波光,嘴里哼哼唧 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低吟浅酌, 足足吃了三个钟头。 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间我重复啖过无 数次的桂鱼,其中有苏州的名菜松鼠桂鱼、麒麟桂鱼、清 蒸桂鱼、桂鱼雪菜汤、桂鱼圆等。这些名菜都是制作精良 ,用料考究,如果是清蒸或熬汤的话,都必须有香菇、火 腿、冬笋作辅料,那火腿又必须是南腿,冬笋不能用罐头 里装的。可我总觉得这些制作精良的桂鱼,都不及三十多 年前在小酒楼上所吃到的那么鲜美。其实,那小酒馆里的 烹调是*简单的,大概只是在桂鱼里放了点葱、姜、黄酒 而已。制作精良的桂鱼肯定不会比小酒楼上的桂鱼差,如 果把小酒楼上的桂鱼放到得月楼的宴席上,和得月楼的桂 鱼(也是用活鱼)放在一起,那你肯定会感到得月楼胜过 小酒楼。可那青山、碧水、白帆、闲情、诗意又在哪里… … 有许多少小离家的苏州人,回到家乡之后,到处寻找 小馄饨、血粉汤、豆*花、臭豆*干、糖粥等儿时或青少 年时代常吃的食品。找到了当然也很高兴,可吃了以后总 觉得味道不如从前,这“味道”就需要分析了。一种可能 是这些小食品的制作不如从前,因为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