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动的危机管理(怎样创造混沌新秩序)

反动的危机管理(怎样创造混沌新秩序)
作者: 鲍勇剑//袁文龙
出版社: 上海世纪格致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反动的危机管理(怎样创造混沌新秩序)
ISBN: 9787543219809

作者简介

袁文龙 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Haskayne商学院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加拿大莱桥大学管理学院,是国际管理协会、美国管理协会和加拿大行政管理协会的会员。其与其他研究者合作的文章发表在《管理研究》、《企业家:理论与实践》和《管理国际评论》等领先学术刊物上。 袁博士和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Alain Verbeke教授,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的Daniel Van Den Bulcke教授合编的《国际化浪潮下的小型开放经济体:跨国公司对国家经济的推进作用》于2009年由英国的Edward Elgar出版公司出版。 鲍勇剑 现任教于加拿大莱桥大学管理学院,兼任南京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特聘教授。获美国南加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南加州大学亚太工业策略发展所副所长,并为多家国际性公司担任教育和企业策略咨询顾问。其与其他研究者合作的11篇学术文章发表在《管理季刊》等管理学界领先杂志上,还与其他合作者出版了《危机管理》等4本中文专业著作。作为专栏撰稿人,其为《竞争力》杂志、《中国经营报》和《21世纪经济报道》撰写了200多篇专栏文章。

内容简介

危机管理的危机 根据自己在美国爱德华空军基地的多年经历,墨非上校总结道:“在 容易发生事故的时段,在容易发生事故的地区,在容易造成事故的人员上 ,危机一定会重复出现。”2008年春运的广州火车站大量乘客滞留就是“ 墨非定律”的真实写照。 从复杂系统的角度看,春运期间的铁路运输事故是注定会发生的“常 态危机”,它具备潜伏危机的所有条件:(1)处于多重网络状系统中(电网 、铁路网、各地民众返家人流网)。(2)各网络中的波动会迅速相互传递, 却没有容易理解的直接信号。(3)无法估计传递的形态和影响。(4)没有可 以调用的中央控制技术和组织设计。(5)没有减缓危机的时间与物资;民众 选择在年前回家,年后返回工作单位,任何交通系统无法为短短1个月内的 2亿人流做足够的后备设施。(6)各个网络紧凑地交合在一起,没有必要的 空间和时间的间隔。(7)极低的功能替代性。普通民众不会选择飞机等交通 网;出现供电问题时,电力机组很难迅速被内燃机替换。(8)网络汇流到共 同的节点上。火车站成为普通民众,特别是返家民工,获取发车信息,上 下列车,候车,暂时露宿,买退车票的汇集节点。(9)环境变化大且快。冬 去春来,正是气候变化最大的时间。当这些条件具备时,没有危机是偶然 的幸运,爆发危机是科学的必然。 复杂系统的必然危机更突显了危机管理的重要。但在雪灾与抗灾的过 程中,我们看到的危机管理的种种失误。首先是对危机性质的认识失误。 此次雪灾是“恐慌性事件,”而非“突发性事件。”从危机可能的受害者( 返乡民工)角度看:(1)事件已进入失控状态。铁路部门、新闻、当地政府 、广场同乡,每个方面提供的信息都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2)事件会产 生严重后果。工厂宿舍已经关了,车票已买,年假正一天天浪费了,夫妻 孩子都分开一年了,结婚的日子都定了,建房子请的人都来了,不回家, 这一年就白忙了。(3)滞留不归可能有灾难性的后果。晚回就可能晚归,就 可能没了工作;越等,就越难等,饮食、疾病、犯罪都是要面临的严重问 题。(4)风险不断在增高,并且没有降低的趋势。(5)当事人出现恐慌反应 。有些拖着行李盲目乱跑;有些从围墙上跳到电车上,威胁工作人员…… 当上述的特征出现时,它成为典型的“恐慌性事件”。佩罗(Charles Perrow)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总结,证明我们需要更深刻地从受害者的角度研 究“恐慌性事件”和它的危机影响。 认识不一样,管理行动的目的也不同。管理“突发性事件”的目的是 迅速恢复过去的秩序;“恐慌性事件”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救灾避难,精神 安抚。搞错了目的,就会越做越乱,越恐慌。例如,我们不能控制天气, 也无法在短时间修复受损害的电网,更不可能在接近年关的几天内完成所 有的运送任务。但管理者还是反复向旅客做回家过年的承诺。过去十年, 中国经历了多次超大规模的危机(“九八”洪灾、“非典”、禽流感、松花 江毒流),痛苦的经历并没有提升管理者对危机多样性的认识。 在执行中,我们也缺乏应对“恐慌性事件”的具体措施。广州站前期 的混乱和后期的补救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经验和教训:(1)统一发送有权威的 信号。不可靠的信息,混乱的信息源往往会加剧恐慌心理。盲目中的群众 还需要有指示秩序方向的信息,那就是秩序信号。权威性不仅来源于发送 信号的人和机构,还受发送渠道的正规程度、涉及面、频率、清晰程度的 影响。(2)隔离控制恐慌区域。在没有始发列车的情形下,任由四方八镇的 旅客涌入狭小的车站区域,只会不断加剧恐慌反应。个体的极端反应往往 传染周边人的情绪,引发集体非理性行为。(3)为了避免不断涌入广州站的 返乡民工,政府可以说服企业雇主延长假期,交通部门需要在地方公路客 运站说明铁路运输的现状,铁路部门无条件延长车票的有效期,让退票无 截止日,甚至允许同一方向转车船旅行。(4)适时公告特别秩序,对生存资 源实施强制性配给制度。(5)在大批正规工作者未能到达现场之前,危机管 理者必须懂得如何识别友好的现场关系,建立协作小单位,鼓励自我组织 的安全措施,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6)建立替代性新秩序。相比回家过年 ,在当地过一个有意义的新年就是新秩序。它需要一系列创造性的设计来 改变人们的心理定势,不能简化为一餐年夜饭,一场新电影,一次慰问演 出。 广州火车站春运事件为整个社会提供了自我学习,自我批判的素材。 如果因此让我们真正重视学习危机管理,那将是最好的补救措施。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