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天机习太极(静出动势桩功篇)(精)

涵养天机习太极(静出动势桩功篇)(精)
作者: 李光昭
出版社: 华夏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2.80
折扣购买: 涵养天机习太极(静出动势桩功篇)(精)
ISBN: 9787508095189

作者简介

作者十六岁随父亲习练太极拳。其父李树田师从京城太极拳名家白旭华( 系杨健侯、杨少侯高足) 及徐岱山( 系杨澄浦、杨少侯入室弟子),深得杨健侯、杨少侯门内所传传统太极拳心法与功法之要。光昭先生师承其父,得到杨家传承体系太极内功之真传。李光昭先生继承了本师承传授太极拳的体系,始终以内修为主旨,秉承“桩功要站一辈子”之父训,将桩功作为太极内功修为的核心基础,坚持修习桩功,五十余年如一日,对桩功研习感悟颇深。自2008 年以来,致力于在国内外教授太极桩功,毫无保留地向有缘人传授太极真功。自2013 年起,每年定期赴美为美国加州五系中医药大学博士生班和硕士生班讲授太极桩功,并受聘为该校太极教授。李光昭先生2017 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北京中医药学会、中医在线授予“中医传承贡献人物奖”。自2018 年4 月起应邀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健康之家”节目,开办每周一期的《李光昭太极养生智慧》专题访谈。

内容简介

以势成桩 太极桩功的第二大特征:以势成桩。 为什么说以势成桩是太极桩功的重要特征呢?根本原因在于这“势”。因为太极桩功修习,其内在本质是通过修习的方式和过程,以期达到成“势”之目的。进而言之,太极内功修为是否有成,唯一判别标准是:以式修桩是否桩中有势。或者说,以式修桩,桩成的关键在于是否出势而势成。简言之,桩成在势。 那桩与势两者之间则是体与用、内与外密不可分的关系,成桩必出势,出势才成桩。而且,两者之间亦是互为因果关系,即:因成桩而生势,因出势而成桩。故而,有势必有桩;反之,无桩定无势。因而可得出如下结论:以势成桩是太极桩功修习极为重要的核心特征! 要深入理解以势成桩这一重要特征之真义内涵,就必须从正确认知太极内功修习所求之势入手。 众所周知,太极拳在以“太极”冠名为“拳”之前,亦名之为太极十三势。我们不禁要问:太极十三势与太极拳两者有何异同?为什么太极十三势更名为太极拳?只有搞清楚这一系列的问题,才能正确理解何为太极内功修为所求之势。细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此两者相同处在于均“姓”“太极”二字,不同处在于姓后之“名”,一个谓之“十三势”、一个称之“拳”。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者同宗同源,均源于太极,但同姓不同名。 要想搞清楚十三势更名为拳的缘由,就必须搞清楚势与拳的内在关系。要想搞清楚势与拳的内在关系,首先要搞清楚“式”与“势”二者的不同。 何为式?式者,形也。形式、样式、姿式之谓也。因此可以说,式即事物之形象、外表、姿态等外在的表现,属于事物有形有象、触之可得、视之可见的外显部分,而势却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趋向。势为无形无象,触之不得,视之不见,但却真实地存在于事物的内部,并主宰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事物之势,仅遵道而成,不受任何外在的干扰而自然成之。事物的顺逆成败,均取决于势。自然界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改变势的独立,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势的发展变化。所谓“势不可挡”“势在必行”,其真义是指事物必定要遵照势的指向去发展变化。由上述可知,式与势二者的区别是:所谓式,即事物的外在表象;所谓势,即事物的内涵。式与势于事而言,一个为外显,一个属内涵;一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外在形式,一个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主宰。式与势二者的内在关系是:式为势的外在表象,势为式的内在主宰。有式必有势,得势必成式。由此推而知之,先人开始冠名太极十三势,是为了突显太极内在主宰之“势”,11 第一章 桩功概述 淡化、弱化外形之“式”。后来,先人在以阴阳之理修习十三势的过程中,发现势不离式,势主宰于式,以式求势,以外修内,内外同修,这样更为合道而得势。式势相合,方为事物之全。阴阳学说之根本,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均由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而成,只有遵照阴阳之理去认识事物,才能正确认知事物的规律及内与外、虚与实、显与藏等相反相成、正反两面的客观存在,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变规律。当先人认知了式与势和合而全时,生大智慧以全创拳、以全生拳、以拳修全、修全而成拳。故有“拳者,全也”之说。我认为,上述考证,乃为太极十三势与太极拳的异同,亦可视为太极十三势更名为太极拳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拳者,以式求势,以势主式,势式合一即为拳。太极内功修习, 是由修桩而得功,修桩则是以式修桩,以式修桩其实质是以式求势,得其势而成其桩,成其桩必得其势,得势而得桩。因此,以势成桩,乃是太极桩功修炼的重要特征。 作者所传承的太极拳,始终以内修为主旨,将桩功作为太极内功修为的核心基础。本书是作者在太极拳道修为中的真感实悟,是对五十多年来桩功修为实践的系统总结,是对太极桩功的理法和心法的系统诠释。书中对太极桩功的无极桩和浑圆桩的功法作了具体介绍,并结合教学中与学员的试手体验,对深奥抽象的拳理拳法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本书更是作者将昔日“不传之秘”公诸于世,力求完全、彻底、 详尽地揭“秘”示人,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修为太极内功时参考,以期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