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你根本不用和别人比
ISBN: 9787201173740
作者简介: 露西?谢里丹(Lucy Sheridan) 世界首位比较心理咨询师,已经帮助成千上万的人摆脱比较心理的焦虑。 谢里丹是英国心理治疗协会(APT,The Association of Psychological Therapy)认证治疗师,被《泰晤士报》誉为英国最成功的心理教练之一,并被《星期日泰晤士报?时尚》评为“2018年度新健康专家”之一,《今日心理学》、《福布斯》和Google实验室等全球媒体都对她有专题报道。 译者简介: 渠晶华:香港理工大学英语语言研究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学士。曾任旅游杂志《亚洲旅游》英文版翻译、资深编辑。译作多涉及文学文化、文学评论领域。同时进行治愈式记忆英语单词的研究与绘画创作。 张潇雪: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精神专科医院心理治疗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主要针对情绪困扰,亲密关系,原生家庭,个人成长等领域提供心理动力取向心理咨询。
PART 1 你觉察到自己的 比较心理了吗 第一章:与比较心理为 友 本章作为全书的开篇, 将沿袭传统的分析方法,带 领我们深入了解比较心理的 核心机制与特征。哪些人和 事最能触发我们的比较心理 ?是如何触发的?这背后的 意义是什么?我们将对这些 问题逐一进行探索。随后, 我们也将结合你的人格特征 进行讨论,更好地认识比较 心理对你造成的特殊影响, 并挖掘你独有的能力带你走 出困境。 当我向人们提出“要与比 较心理成为朋友”时,他们 大多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并 不令人意外。毕竟这世上有 谁愿意与令自己难过和尴尬 的事物为伍呢?我能理解! 但否认现实并不能解决问题 。因为比较心理已经成为我 们的一部分,否定它就是否 定我们自己。只有当我们接 纳它、了解它时,才能摆脱 它的不良影响,并将其转化 为积极的力量应用于特定的 目标。 首先,我想介绍一种方 法,它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并 了解自身的状态,我常将其 运用在来访者的身上。现在 ,让我们一起回想,在什么 情况下,我们可能会产生以 下几种状态: ●失去自我,浑浑噩噩。 ●因为他人而分心,无法 专心于自己的事。 ●注意力集中在周遭正在 发生的人或事上(不论我们 是否认识他们)。 ●无法辨识触发、激活我 们比较心理的外在表象,深 陷其中。 以上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构成了“与他人比较所引发 的心理困境”。 比较心理的触发点 读到这里,你可能已经 意识到哪些情况会触发你的 比较心理,但是你难免会有 一些遗漏。鉴于我们的目标 是彻底了解比较心理,与它 成为朋友,因此我们不妨在 此处稍稍停留,确保我们对 比较习惯有一个全面而深入 的认识。 以下是一些比较心理的 触发点,请你阅读并判断哪 些符合你的实际情况。 1.你渴望别人拥有的东 西。无论是人生观、物质财 富,抑或是身份地位。 2.每当看到某个人,你 便感到强烈的情绪在心中翻 腾,嫉妒情绪喷涌而出。 3.你对他人止不住地好 奇,这些人自动占据着你的 大脑,有时只是片刻,有时 则会更久。 4.你知道自己在浪费时 间,却不由自主地密切关注 他人在做什么,在经历什么 ,有没有成为更厉害的人。 5.你将自己和他人进行 排名——他人是你评判自己 好不好的标准。 6.你总是想要与他人竞 争,哪怕是不认识的人。 7.你分析他人在生活中 的言行和在网上发布的信息 ,寻找其中的漏洞和矛盾。 因为你总是想揭穿别人,以 使自己不受影响。 8.他人的存在总是让你 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想法 和计划。 9.你认为别人比你拥有 更多的运气、机会、资源、 时间和人脉,而你从未拥有 过(这种结论往往缺乏充分 的证据支持)。P3-5 ★你每天关注社交媒体APP的时间,是不是多过关注自己 当我们看到他人光鲜亮丽的生活,就容易陷入不如他人的低落心境中。我们常常过度关注他人的生活,你有多久没为自己点过赞了?现在,请少一点关注别人,多一点做回自己。 ★停止自我攻击,找回坚实的自信感 你不够好、你不够努力、你不够漂亮……可能在无意识中,你常常对自己这样说。这不是自我激励,而是不断地否定自己,只会削弱你的自信、自我价值。 ★作者坦诚地剖析自己,走进人类隐秘的比较心理 作者是世界首位比较心理咨询师,她曾因比较迷茫焦虑,曾因比较找不到自己,她也帮助成千上万人走出比较心理,从挫败感、嫉妒等情绪中走出来,找回原本内在有力量的自己。 ★与自己对话,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与自己对话,停止去做违背你意愿的事情,找到自己的生活准则,把时间花在你喜欢的人和事上,当你有勇气做回自己,就不会再患得患失。 所谓自由,就是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回闪闪发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