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企业管理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一开口就让人喜欢你
ISBN: 9787516408513
口才是一个人德、识、才、学的试金石。想拥有 良好的口才,就必须不断拓展眼界,吸收知识;不断 调整思路,活跃思想,不断用智慧和艺术的雨露来滋 养自己,这样才能秀出漂亮的口才。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好口才必须具备德、识、才 、学四种能力。兼有这四种能力的人,才可以辩辞丰 富、能说会道,能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好口才的四大能力是一个有志之士成功的关键, 但要学会这四大能力,必须扎扎实实做起,才能够熟 能生巧。 (1)德是好口才的灵魂 个人的道德和品性,是好口才的灵魂。只有真正 道德高尚、品行高雅的人,才能用口才为自己赢得尊 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我国著名生物学家 童第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做研究工作。日寇炮轰 沈阳,占领我国东北的消息激起了他的满腔愤慨。他 联合了许多留学生,发起抗日示威游行。当比利时当 局以“扰乱治安”罪审讯他时,他理直气壮地回答: “传单是我写的,游行是我带的头!但是,这不是扰 乱治安,这是中国人的志气,是完全正义的。” 童第周用自己高尚的爱国情操和雄辩的口才能力 ,既维护了祖国尊严,又维持了正义。 (2)识是好口才的方向 口才要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就必须要求讲话者 是“有识之士”,即能够灵活自如地操纵口语,且对 问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这样说话才能语惊四座。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有次出巡打猎,尚书古弼留守 京城。太武帝传诏古弼急供肥马以用作骑猎,古弼送 上的却全是瘦马。太武帝大怒,质问缘由。古弼却义 正辞严地说:“我为臣子,不让皇上迷恋游猎,这个 罪小;防御松懈,缺少了国家军备的用度,这个罪大 。微臣预料到北方防备空虚,南方的敌寇正强盛,我 把肥马用作军备,瘦马供皇上打猎,这是替国家深谋 远虑。即使为此而被处死,又有何妨!”太武帝听了 这些话,叹息道:“有这样的臣子,是国家的珍宝啊 !” 古弼“为国远虑,虽死何妨”的一番话,既是理 智的思考,也是远见卓识、顾全大局的体现。 (3)才是好口才的核心 好口才除了口语表达才能外,还得培养记忆才能 、观察才能、思维才能、想象才能、创新才能和应变 才能等。多种才能的有机结合才能造就一个出色的说 话高手。 抗战期间,厦门大学的英籍客座教授在一次酒会 上恶意攻击厦大不如英伦三岛的中小学校,并说:“ 欧美开风气之先导,执科学之牛耳。敝国有诗圣拜伦 、雪莱,剧圣莎士比亚,现代生物学之父达尔文,力 学之父牛顿。可叹泱泱中华,国运蹇促,岂可奢谈是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邦?” 当时的厦大校长听后,理直气壮地反驳道:“教 授先生,您不要忘记,中国的李白、杜甫如彗星经天 之日,英伦还是中世纪的蒙昧蛮荒之时;而中国的李 时珍写下《本草纲目》之际,达尔文的祖辈、父辈还 不知在何处呢?” 英籍教授顿时气急败坏道:“校长阁下,请记住 ,是美国的伍斯特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造就了您的才 华和学识!” 厦大校长坦然一笑:“博士先生,我也要提醒您 ,中华文明曾使世界震惊,没有中国远古的四大发明 ,也绝对不会产生英国的近代产业革命。” 厦大校长以自己超群的才华,最终使英籍教授哑 口无言。 (4)学是口才的基础 良好的口才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由知识转化 而来的。能否成为说话高手,首先取决于自身知识的 多寡、深浅和完善程度。古今中外的口才家无不以有 渊博的知识而著称。 梁启超是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年轻时曾被康有 为推荐到湖广总督张之洞那里去任职。为了试一试梁 启超的才学,张之洞和他的幕僚们想出上联求对:“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 谁是第二?”梁启超看后,深知此联之妙,江、河、 淮、汉乃中华四大名川,确实要数长江第一;春、夏 、秋、冬四季,夏季确居第二。武昌旧称江夏,张之 洞当时镇守武昌,以“南帅”自居,欲与“北帅”袁 世凯比高低。他口出大言,把“江夏”二字嵌在上联 中,故极为难对。 梁启超细看了两遍,略一沉思,立即答出下联: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前 ?岂敢在后?”张之洞一听,暗暗称奇,深深敬佩梁 启超的过人才华。因为中华自古把儒、佛、道教统称 为“三教”,儒居“三教”之首;把天、地、人称为 “三才”,“人才”又居“三才”之后。“儒人”指 —般书生,刚好嵌在此联里。可谓滴水不漏!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