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戏曲发展学

当代戏曲发展学
作者: 吴乾浩
出版社: 文化艺术
原售价: 36.80
折扣价: 24.29
折扣购买: 当代戏曲发展学
ISBN: 9787503932748

作者简介

吴乾浩 笔名天昊,吴重霄。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1939年出生,浙江余姚人。196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196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理论专业,导师张庚。毕业后留院从事戏曲研究工作,对戏曲理论、戏曲美学、戏曲史、戏曲评论均有涉及。曾任北京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戏剧评论》常务副主编、《中国戏曲志·北京卷》常务副主编、《中国京剧》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理论创作部副主任、《剧本》编委、中国戏曲学会理事、元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梨园学会理事、浙江戏剧理论学会理事。 已出版专著有《白朴评传》、《戏曲美学特征的凝聚变幻》、《<红楼二尤>的表演与文学剧本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戏剧舞台》(与谭志湘合作)、《彩虹集——戏剧美揽胜探幽》(与谭志湘合作)。还出版有戏曲小说《西施浣纱》、《李亚仙与郑元和》、《潘必正与陈妙常》等三种。主编有“京剧泰斗丛书”十二种、“中国戏曲精品丛书”两种、“梨园英华丛书”三种和“演员必读丛书”。 发表论文、评论数百篇共三百余万字。其中有六篇分别获“地方戏艺术奖”、“田汉戏剧奖”(两次)、“新文化奖”、“《戏剧丛刊》奖”、“《长江日报》论文奖”。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戏剧舞台》获1994年度“中国图书奖”。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当代戏曲文化发展的支撑体系 当代戏曲文化发展除了需要内在动力的推进,本体的改革努力,还需要 社会支撑体系的保障。这个社会支撑体系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法制、经 济、国家安全、社会保障、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没有或缺少这些方面的 良好状况,得不到这些方面的有力支持与影响,当代戏曲文化发展只能说是 一句空话,或者是纸上谈兵的梦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支撑体系所构筑 的合力,所造成的和平、自由、平等、安定、祥和、繁荣的整体中国社会状 况,是当代戏曲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与根本保证。 政治制度在现代社会中是最为重要的支撑体系。政治制度是最基本的社会 制度之一,它随着社会生活与人类活动的拓展而形成与发展。政治制度是阶 级社会特有的现象,形成为政治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对各阶级的地位、相 互关系加以规范,对统治阶级实现阶级统治加以确立,实现特定形式的民主 和专政的统一。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该国统治阶级的意志表现,为该阶 级的利益服务。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尤其需要政治制度的支持与支撑。发 挥政治资源的优势,动员社会力量,凝聚人心,团结一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 重要推动力量。 20世纪中期,中国历史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旧中国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企盼已 久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诞生了。经过各项民主改革,国民经 济得到恢复,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 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到建立,有待继续完善。 文化大革命结束,全国欢腾,人心大快。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 全会,成为党的历史上、中国政治生活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从 根本上消除已被实践证明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十分有害的“左”的指导思想及 其一切表现。解放思想,打破“左”倾思想僵化,实事求是,恢复党的优良 传统,成为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基础。1982年9月在北京召 开的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以此作为 整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要在这个思想指导下 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机构与运行方式,还有政治秩序将会在改革 中日臻完善。中国能保证长治久安的政治安全。 政党制度是普遍的社会政治现象,政党制度是国家政治安全的制度前提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发展,有赖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历过曲折的道路。在社 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上建立以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如何使社会 主义制度更加健全、成熟,国际上并无完备的经验,苏联的经验并不完全成 功。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自己找出来。 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得很 好是一项很艰难的事业。为此必须在新的建设中正确深刻地掌握中国国情。 中国共产党终于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找到了被概括为“一个中 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的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二十来年中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 下各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偶有小的曲折也能迅速纠正,未能构成大的挫折 。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成熟的政党,制定了切合中 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通过已经犯过的错误中总结出的经 验教训,学到了以前所不懂得或者不真正懂得的事情。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充满信心。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还表现在确立了指导自己思想的理论基 础。我们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建设社会 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普遍规律,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改造世 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 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用邓小平理论作为党 的指导思想是时代的要求和全党的共识。我们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 旗帜,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是 科学,因为它始终以事实为根据,随着剧烈变动的实际生活发展而不断发展 ,通过对新的实际问题的深入理论思考来获得新的结论。邓小平在这方面为 我们做出了光辉的榜样。 邓小平在新形势下适时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邓小平提出要向前看,就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否则就不可 能顺利前进。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在实现 四个现代化的伟大革命中,要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于我们去研究无限丰富的 飞速发展的当代戏曲文化,如何面对当代戏曲文化发展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 是最好的理论基础与行动指南。 戏曲文化发展支撑体系中法律制度是重要支柱之一。法律是国家按照统 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并实施的行为规范总 和,包括宪法(国家大法)、法令、法规、条例、规章等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其目的是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制除了包括国家的 法律和制度,还包含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将国家事务制度化、法律化,并 依法进行管理的方式。法制含有立法、执法、守法三方面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分重视民主政治的法律化,在建国之初就奠定宪政的 法律基础,而宪政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作为政治法制的重要构成部 分,立法体制、立法原则、立法程序这些年有不同程度完善,其制度化和民 主化进程得到推进。行政法制是政府依法办事的保障,是政府公正、廉洁、 高效的保障。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是一种应急措施和权宜之计,而 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基本国策,要科学确立民主法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法治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是人类社会追求文明进步的 标志。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的共同愿望,能保证国家的 长治久安,治国安邦。社会的进步呼唤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 深刻的历史意义。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面向新世纪的宏大而复杂的系 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需 要精心组织,逐步实施,需要新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进行总体设计,也要 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法律架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既要总揽全局,精 心组织,又要协调各方,统筹兼顾。在依法治国的总方针下,对某个领域、 某个部门,或某个社会问题进行法律对策是必要与可能的。 1951年5月5日在前一年召开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就戏曲工作向文化部的 建议基础上,政务院制定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由周恩来总理签 发。这是戏曲工作“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具体化,其中心内容是“ 改人、改戏、改制”。这著名的“五五”指示,解答了戏曲改革中的疑问, 提出了明确的方针和详尽的政策措施,纠正了某些偏差,因此受到戏曲界的 热烈拥护,戏曲舞台面貌和艺人精神面貌有显著改观。戏曲艺术是建国后治 理与发展卓有成就的部门之一。P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