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30
折扣购买: 大宋美袍上的虱子/帝国的慢性病
ISBN: 9787540780463
。。。
赵匡胤在兵变中,之所以省泪省血,顺利登上帝 位,得益于他手握重兵以及谋略周全。但他能够在极 短的时间里稳定局势,实现皇权平稳交接,却是因为 后周王朝原行政班底的屈从和配合,尤其是后周宰相 范质,他是*关键的人物,没有他,宋**上台必费 不少周折。而范质宽厚的性格和廉洁的品质,*是被 传为美谈。 在历史的画廊中,范质风度翩翩,是个帅哥。不 过,他既有君子的风度,也有书生的软弱,宽容而不 果敢,仁慈而不决*,一句话:心太软。范质一生, 五朝为官、两朝为相,一路风风雨雨,他总是本着慈 让之心,宽厚之怀,容易感动,颇为顺从。 后汉时,他是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刘知远父子 昏聩,郭威起兵夺天下,他躲避战乱,藏匿民间。后 来被郭威找到,当时天正下大雪,郭威脱下身上的袍 子给他披上,他一感动就归顺了郭威,成了后周的宰 相;“陈桥兵变”后,赵匡胤从陈桥回到京城,立马 就赶到范质上班的地方,一见到他就痛哭流涕,边哭 边向他诉说将帅们威逼利诱、迫使自己“黄袍加身’ ’的种种无奈,范质心一软,就率王溥、魏仁浦等同 事向赵匡胤行了君臣之礼。 其实,当时*有资格与赵匡胤叫板的就是范质, 因为他是顾命大臣、**宰相,地位比赵匡胤高,朝 中文武几乎都看他的眼色行事。尽管他不齿于赵匡胤 谋权篡位的行径,但还是宽容了、顺从了。他一顺从 ,*克朝中其他反对派便势如破竹,赵匡胤得以不损 一*一*而夺取皇位。 有时候宽容是要付出代价的,良心的自责就是一 种。 宋初,虽然宋**赵匡胤仍然任命范质为宰相、 首辅,但范质丝毫也没有欣慰之感。人家沐恩新朝, 欢天喜地,他却郁郁寡欢,一直忍*着良知的问责与 道义的鞭笞。士大夫*看重的是什么?名节也!周世宗 柴荣临终前将妻儿老小全托付给他,把他作为**可 以依靠的顾命大臣,希望他辅佐少帝、照顾皇族,他 却在关键的时刻置自己的誓言于不顾,因为赵匡胤几 滴虚假的眼泪而丢弃责任与道义,卑躬屈膝,俯首称 臣,甚至没作一丝一毫的抗争。这种有悖纲常、伦理 、道德的行为,同僚会怎么看?坊间会怎么说?后世会 怎么评?也许,他的忍让,是不希望宫廷流血、同僚 互戮,不希望柴氏孤儿寡母成为宫廷政变的牺牲品。 但千理由、万理由,在他作为精神皈依的孔孟之道里 ,毕竟牺牲事小,失节事大啊!有人因失节而一辈子 人前抬不起头、人后直不起腰,他范质以君子自勉, 却因为自己的所谓宽容、所谓忍辱负重,而牺牲了人 格与道义。 相对于五代末宋朝初的宰相冯道与赵普,范质有 着迥然不同的内心感*和心路历程。相对于“长乐老 ”冯道那沾沾自喜的小人嘴脸,范质脸皮没那么厚。 有自知之明:相对于为赵匡胤出主意、想办法、策划 兵变谋反的赵普。范质与后周皇室关系过密,与宋太 祖之间隔了一层肚皮,在服务过程中难免投鼠忌器、 顾虑颇多。因此,他处理起事务来,不像冯道那般精 明老到、游刃有余,也不像赵普那样雷厉风行、肆无 忌惮。甚至他的宽容,也始终笼罩着一层软弱和悲凉 的色彩。 不过,自责也好,愧疚也好,并没有影响他以节 俭规范自己,以廉洁要求自己。范质在宋初任首辅多 年,始终廉洁自律,简朴到了**。他从来不收*下 级的馈赠,得到的俸禄与皇帝的赏赐。也大都送给了 孤遗贫弱。他死后,家里一贫如洗;他平时吃的都是 粗茶淡饭,所谓“食不异品”,穿的也是粗布衣服, 严于律己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他成人之美,**后 进,把吕余庆、赵普等部下**到了*加重要的岗位 ;他谦虚谨慎,埋头著作,撰写《范鲁公集》《五代 通录》百余卷;临终前,他还反复告诫儿子,自己死 后不得向朝廷请封谥号,不得刻墓碑,这在历代宰相 中***。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