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都市(创新未来城市版图)

航空都市(创新未来城市版图)
作者: 孙天尧,韩淼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48.80
折扣购买: 航空都市(创新未来城市版图)
ISBN: 9787521734409

作者简介

孙天尧,城市发展与空间规划领域专家,专注于航空都市理论研究与实践。哈佛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硕士,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士,美国注册城市规划师(AICP),美国环境与能源先锋(LEED AP BD+C);曾在美国AECOM、RTKL等知名咨询机构和大华盛顿地区阿灵顿郡社区规划住房发展局从事城市规划相关工作;作为航空都市理论创始人约翰·卡萨达博士的重要合作伙伴,主要在中国及亚洲地区从事航空都市及枢纽周边地区规划、设计及综合开发等课题研究和咨询工作;拥有从航空都市规划到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等不同尺度的城市开发经验,作为核心成员主导并参与了20多个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多年来,他与约翰·卡萨达博士共同就航空都市议题开展咨询与科研工作,目前已在航空都市专业领域里取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在约翰·卡萨达博士航空都市理论的基础上,他提出并主导创建了“全球航空都市评级指数”,该指数是航空都市理论的重要延伸和分析工具,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方法,该工具有望在数据分析层面帮助城市借航空都市的创新视角探索发展思路和机遇。 ;.;韩淼 毕业于同济大学,长期从事枢纽周边地区发展研究工作;作为核心成员主导或参与过众多临空经济区规划、咨询与建设工作;在特大交通基础设施周边地区发展问题、公共交通导向开发、交通规划、城市设计、枢纽综合体设计、产业与商业策划等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参与并建立了“全球航空都市评级指数”的理论基础与工作方法。

内容简介

后记 透过舷窗看世界 依托航空塑未来 2003年8月30日,天气晴。我对这一天的印象十分深刻,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乘坐飞机,而且是飞往大洋彼岸的美国。我是从家乡长春出发的,那时候长春的机场还是军民两用的大房身机场,设施相对简陋,和现在的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不可同日而语。出发那天全家人都来送行,我和大家在机场航站楼里合影留念,仪式感非常强。我所搭乘的航班从长春飞抵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从那里中转至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入境,而后再转机到波士顿国际机场,总行程接近40个小时,这对于一个初次踏出国门的年轻人来说,着实是巨大的挑战。那时候,我以为飞行是一件不会经常发生的事情,选择飞行,只是因为这是唯一可以让我抵达地球另一端的交通方式。在2003年,中国还只有126个机场,国内航线不到1 000条,国际航线不到200条,全国全年航空运输的总旅客量刚刚接近9000万人次。 2005年研究生毕业以后,我先后就职于美国的规划咨询机构和政府规划部门,在工作实践中,由浅入深地理解了机场对于城市非同一般的意义和价值。2008年到2012年间,作为政府规划编制团队的主要成员之一,我参与了美国首都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临空区域(阿灵顿郡水晶城区域)2050年分区规划的编制工作,我当时所研究的核心课题就是美国首都里根国家机场和周边城镇发展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长期深入的调研,大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各类数据的分析,我摸索并积累了一系列机场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宝贵经验。比如,机场立体停车场、轨交站与航站楼直接相连的步行连廊,这是一个简单有效且性价比很高的综合交通模型。再比如,水晶城的主要产业内容几乎全部与机场关系密切,其中企业总部、酒店、商业等城市功能无一例外都是围绕里根国家机场的客群特点布局的。水晶城入驻了多家航空航天公司的分支机构(如波音公司、雷神公司、全美航空公司),以及和机场、物流相关的行业公司总部;机场周边美国联邦政府部门(如美国国防部、美国劳工部、美国法警局)的行政设施,吸引了一系列商务酒店、高档酒店(如万豪酒店、希尔顿酒店、凯悦酒店),以及咨询公司、IT公司、担保公司等在此布局,除此之外,还有若干社会团体、教育科研机构和媒体创意产业公司等。水晶城的发展得益于机场的便利性,同时也符合华盛顿作为首都对产业资源的需求。几年前,亚马逊也宣布将其第二总部设置在水晶城区域,从而进一步夯实了这一地区的总部经济地位。可以说,航空都市或临空经济区的发展给城市带来许多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重要发展机遇。航空都市的发展不单单是城市空间发展层面的问题,其内里遵循并体现的是经济发展、产业链、政府政策引导等深层次的规律。正如航空都市理论奠基人约翰·卡萨达博士所倡议的,“航空都市发展必须遵循形式跟随功能的原则”。 2013年返回中国后,我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国内临空经济研究领域。在过去这些年里,中国机场建设与临空经济事业蓬勃发展。到了2018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客流量突破1亿人次,甚至高于2003年全国的航空客运总量;搭乘飞机出行早已惠及寻常百姓;而受益于机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空地区成片发展,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得益于机场发展的城市片区。我在见证这一切的同时,也在约翰·卡萨达博士的亲自指导下,参与了大量临空经济区的咨询与研究工作。 2015年,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支持下,我协助卡萨达博士创立了航都院?,目前在航空都市领域已成为亚太地区颇具影响力的临空经济领域的国际智库机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2013年由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示范区,总规划面积为415平方公里,其规模和定位,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屈指可数的。在卡萨达博士的指导下,航都院以政府智库的身份全程参与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并对这个国家战略示范区进行为期7年的跟踪研究,提供了全周期的智库咨询服务,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咨询经验与科研成果。7年来,我与航都院团队共同开展“航空都市”相关研究课题。 在多年咨询业务实践和课题研究中,我发现,航空都市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研究领域,在约翰·卡萨达博士第五波理论与理想航空都市模型提出后,已经拥有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在实践中往往缺乏相对理性和量化的衡量指标,在各类咨询和研究工作过程中也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动用人力收集整理资料。而航空都市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却常常需要量化的结论和指标化的指导。比如,临空经济区或者航空都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体量是否要和普通城区一致?是否需要更高标准?现行的城市建设考核指标是否适用于这个区域产业聚集的特殊性?这个区域的城市形态和交通组织是否需要遵从现有的一般城市范式?临空地区的城市吸引力如何评价?是否能够吸引足够多的高净值客户和高附加值产业进驻?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这个区域是否能够提供优于其他地方的政策或服务,使投资效益最大化?事实上,恰恰是由于机场基础设施对城市所带来的巨大区域交通优势,使得很多地方政府愿意为临空经济区提供更多、更广泛的优惠政策与便捷服务。例如华盛顿水晶城通过人才服务等政策优势吸引了亚马逊第二总部入驻,孟菲斯通过机场改造和税费减免政策促进了联邦快递总部的建设。但如何量化指导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如何为投资者和城市开发商提供有效可信的分析结论,这就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基于航空都市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指标工具。 我和航都院团队依托现有的航空都市理论与基本原则,独立提炼出一套完整的工作方法和临空地区竞争力评价标准体系。我们认为,基于案例数据、对比研究以及大数据手段,航空都市的发展是有更理性的规律可循的,并且和传统城市的衡量标准大有不同。通过全球航空都市研究以及过往项目经验,我们积累了全球100多个航空都市(包括我国1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54个重要机场城市)共计约5 000万条航空都市发展数据,涵盖了宏观经济、产业、交通、物流、城市规划、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我们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科学构建航空都市指标体系,进而打造具有“多元要素汇聚、深层数据维度分析、个性评估模型构建、科学决策分析支撑”能力的航空都市智库平台,推动航空都市理论模型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使其更具有落地性和可操作性。 打造航空都市已经成为城市提升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随着航空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航空都市将全方位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企业投资趋势、经济运行模式乃至于城市的发展建设模式。如果从航空都市角度去解读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会发现一些原本缺乏发展机遇的城市,借助临空地区发展,将有望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比原先更为重要的位置,并且通过产业升级全面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充分了解到这一规律并对全球城市网络重新分析后不难发现,航空都市已经重新定义了世界城市版图。如何借助这一趋势,提升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全球影响力,是每一个有进取心的城市及其建设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卡萨达博士在1991年提出第五波理论时认为航空是继运河、海运、火车、公路之后,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历时七年,完成了大量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与讨论工作,旨在抛砖引玉,引发关于这一问题更为广泛的讨论;同时,也希望为中国临空经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感谢约翰·卡萨达博士,在您坚实的巨人的肩膀上,我看得更远。 感谢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所有领导和同事,谢谢你们无私的奉献和大力的支持。你们有着最伟大的胸怀、创造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在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中部地区崛起的希望。 感谢本书的其他作者们,你们的坚持、睿智和对专业的执着令人钦佩。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对我的支持。 谨以此书勉励我的儿子孙凯,希望你和你的小伙伴们生活在更美好的未来。 孙天尧 2021年8月30日 1、 航空都市驱动未来经济布局。这本书用前瞻视角和实用工具,探讨了航空都市的发展价值。有助于了解未来城市的竞争力,从中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2、 航空凭借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连接优势,成为除高铁之外高净值货品和高净值人群的优选项,也是人力、资本、信息与贸易的重要承载地,有效提升城市发展的新能级。 3、 创新提出全球航空都市评级指数(GARI),凝练概括城市发展SPG,云计算全球100多个航空都市共约5000万条发展数据,解决了以往耗费大量人力收集数据的难题。 4、 基于以上,成功搭建出“理论—评级—经验—实效”的科学发展模型,为航空都市落地实践夯实了基础,在国内航空都市盲目布局的情况下,及时提供了可实操、可落地的参考路径。 5、 在评级系统的基础上,依据城市更新数据,不断优化航空都市数据库,从而形成全周期动态数据系统,大大方便了专业人群在实践中使用。 6、 作者团队在航都都市研究领域有影响力,曾以智库身份参与国家战略示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提供全周期咨询服务;书中的航空都市成功案例均为该团队的实践项目,有代表性。 7、 为国内外临空经济区行政管理机构、临空经济行业企业管理者、临空经济领域研究者等专业人士,以及城市建设者、开发者、投资者等前瞻布局人群,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案头工具。尤其有助于本土国际枢纽机场、北上广深湾区发展国际影响力城市,提供了建设模型和建设路径。 8、 经济学家、前政协委员贾康、全球航空都市理论奠基人约翰·卡萨达、联合国人居署官员、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专家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