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第84封情书(一名60后女文青的青春往事)
ISBN: 9787568048897
请回答1977 昨夜,我又梦到高考了,那场景很清晰很清晰。依旧 是有许多题不会做,看看数学题没做完,物理又不会。翻 开哪本书,都有大半本没复习到,心里很着急。一急,我 就醒来了,醒来后还心有余悸,摇摇头,确认是睡在自家 的床上,这才长吁一口气。心想,这一辈子都不用高考了 ,一下子就轻松了。 每次的梦,地点不同,情景不同,但梦中暗示的忧愁 、焦虑却是一样的。许多朋友告诉我,他们都做过这样的 梦,包括一些考上大学的女生。 1977年7月,我高中毕业后回到生产队干活。一个妇女 全劳力每天能挣8分,我们这些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每天能 挣5分。白天下地挣工分,晚上学打毛衣,生活过得平静而 快乐。10月份,我在苇园地拽豆子、在前河畔掰玉米、在 老坟边摘棉花、在后村崖上夹柿子。这一个月我一共挣了 120分。豆子、棉花、玉米、柿子是论斤称,我是快手,干 这些活我不吃亏。 10月下旬的一天,父亲下工回家对我说,他今天碰见 城里一个老亲戚,到后岭上七里坡给他女儿借书。亲戚说 国家恢复高考了,想让女儿复习考大学。他听说七里坡的 董子安以前上过高中,后来搬到乡下了,课本可能还保存 着,就跑20多里山路去借。两天后,我们村在公社高中教 书的老余也证实了恢复高考的说法。老余是洛阳人,早先 下放到我们大队教书,后来又升到公社高中,他和我父亲 关系很好。 老余说,这次不论成分了,只要达到高中文化程度, 都可以参加。他鼓励我也参加考试,还给我找了一份“文 革”前的高考卷子。 平地一声春雷,我心里泛起阵阵涟漪。从小学到高中 ,没有人对我说过考大学的事。有时学习用功了,其他同 学还讽刺说:“学那有啥用?你还想考大学吗?”现在, 真的时兴考大学了,这不是做梦么?但怎么考,考什么, 我们都一无所知。 父亲替我选择了理科。他说,学文科危险,过去历次 运动,很多写文章的人都被打倒了,还是学理科保险。当 时流行一句话,说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我的理科知识近乎零,从哪里开始呢? 首先是没有课本。我上的两年高中后来叫“戴帽高中 ”,物理学的是《工业基础知识》,生物和化学学的是《 农业基础知识》,数学学的是华罗庚的统筹法、优选法, 上课就是去丈量操场,去猪场称猪,或者勤工俭学,上山 背木头,下河挖鱼池子。语文课上唯1能让我记得的,是北 大工农兵学员集体创作的《理想之歌》:“红日、白雪、 蓝天……,乘东风,飞来报春的群雁。从太阳升起的地方 ——北京,启程,飞翔到宝塔山头,落脚在延河两岸。” 我到城里找来表姐的课本,物理的,还有数学的。表 姐是1972年毕业的高中生,并且她上的是县一高,正儿八 经的学校。表姐不愿意参加高考,她不相信“不论成分” ,还笑话我是“照眼出气”。 表姐的课本很薄,但我啃起来还是很吃力。匀速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