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邵珊老师讲儿童礼仪(做个世界小公民妈妈学堂典藏礼仪读本)

听邵珊老师讲儿童礼仪(做个世界小公民妈妈学堂典藏礼仪读本)
作者: 邵珊
出版社: 中国妇女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听邵珊老师讲儿童礼仪(做个世界小公民妈妈学堂典藏礼仪读本)
ISBN: 9787512714175

作者简介

邵珊,毕业于中科院心理所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专业,妈妈学堂创始人,家庭教育专家,儿童礼仪指导师,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斯玛特教育集团首席家庭教育顾问。曾从事多年北欧高端商务考察和文化交流工作。对中西方家庭教育有独特的感悟和见解,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一整套育儿经验。 担任多家电台、电视台、网络节目特邀嘉宾,如吉林卫视《幸福词典》特邀情感专家,北京卡酷频道《成长大家谈》特邀家庭教育专家,江苏卫视教育频道《家有儿女》特邀嘉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教育面对面》特邀嘉宾,香港健康卫视《宝宝安全成长记》心理系列主讲专家,爱奇艺《美妈锦囊》心理系列主讲专家,凤凰网母婴频道特邀专家。已出版图书《妈妈学堂:让我们的孩子高贵起来》。

内容简介

礼仪的精髓所在 好的礼仪一定是让自己和对方都感到轻松与愉悦 的,因为尊重对方而让自己的行为做到得体。就算在 对方失礼的情形下也不让对方感到尴尬,那才是真正 的修养。 虽然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却是这个道理最 经典的诠释: 英国王室在伦敦为印度当地的领袖举办一场宴会 ,宴会进行得很顺利,当最后一道餐点结束时,侍者 为每个人端来一盘洗手水。精巧的银盘装着清澈的凉 水,印度客人不由分说,端起盘子把水“咕噜咕噜” 全喝光了。一旁作陪的贵族们个个目瞪口呆。宴会主 人是当时还是王子的温莎公爵,只见他依旧谈笑风生 ,徐徐地将面前的“洗手水”一饮而尽。这时坐在一 旁的众人也纷纷把面前的洗手水喝光,一场即将引发 的难堪与尴尬就这样化解于无形之中。 我自己也亲身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1995年我陪同北欧的一个基督教访问团访问中国 ,他们的父辈或祖父辈曾经是当年来中国的传教士。 我们去了河南、湖北的很多地方。记得我们拜会河南 老河口的一个教堂时,当地教会为了表示对代表团的 重视,在一个大铁锅里煮了很多牛奶,并请教堂的老 牧师来招待大家。当时当地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那 天的宴席是很高规格的。我被安排坐在老牧师的旁边 给他当翻译,老牧师为了展示国人的好客,一一给大 家布菜,我看他夹了一块鸡给一个外宾,然后把筷子 上鸡的残渣用嘴从头到尾抿了一遍,然后再拿这双筷 子给下一个外宾夹另一块鸡。我当时在旁边觉得特别 尴尬,特别想提醒老牧师“这样不卫生,外国人很忌 讳的,您换双筷子吧”,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这时我 看到那个外宾站起身,双手端着盘子,毕恭毕敬地接 过了那块鸡,并且吃了,没有显示出一丝一毫的嫌弃 ,那一刻我真的被感动了。有涵养的人懂得体贴他人 的窘境,有智慧的人善于化解别人的尴尬。这里还有 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可以说明礼仪的精髓。 我曾经接待过北欧的一个政府官员考察团去北方 的一座城市考察,当地政府为了表示重视,特意为我 们安排了警车开道,团长看见后就问我:“这里为什 么会有警车?”我说有警车开道我们就一路畅通,不 会堵车了。团长说请取消警车,有警车我们是畅通了 ,但会给别人带来拥堵,给别人带来不方便,会让我 们感到不舒服。警车取消了,敬佩之情也从我心中油 然而生。 礼仪表面上来看是教人怎么站、怎么坐、怎么吃 、怎么行,而骨子里却是培养一个人能站在他人立场 上考虑问题的能力。懂礼仪的人不会只顾自己的喜好 ,而是会为他人着想,给他人方便。 礼仪貌似是贵族的专属,实则并不是让你自觉高 人一等,藐视那些不如你的人,而是让你用感恩的心 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他人,从而收获更多的友谊和幸 福感。 礼仪表面上看是让孩子不那么随心所欲,有一定 的约束,实则是对他人内心的尊重,不给别人添麻烦 ,不要打扰到别人。 总之,礼仪不是让人觉得面子光鲜,只为了给人 留个好印象,或者是为了把生意做成而拉近关系。礼 仪的精髓是为了尊重他人、关怀他人而做到自己行为 举止的得体。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