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0.00
折扣购买: 木匠浙商(倪良正的创业故事)
ISBN: 9787213091001
朱传牛住在离塘家会村有两三公里路的一个山坳里, 名叫“中央蓬”,靠种玉米、番薯等粗粮,打猎和砍柴为 生,是当地四乡八村有名的猎手。据倪良正的堂哥倪光耀 回忆,朱传牛自小就与山林打交道,对于山中的一切,都 了如指掌。他有一个很特别的本事,就是只要在山中转上 一圈,就能嗅出野猪的踪迹,甚至能大体判断出野猪的方 位和距离。因为这个本领,朱传牛成为当地猎手中的“大 哥”,每次猎得野猪,都能分得两条猪腿和两份猪肉。 1956年,倪家新——此时应该叫朱家新,18岁时娶了 平湖村的姑娘张林云为妻。都是农村贫穷人家,生活条件 差,婚礼也就没那么多讲究。平湖村离中央蓬大约4公里, 张林云就坐着两人抬的土花轿,在村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中 ,进了朱家新的门。这年底,朱家新生了第一个儿子“良 宝”;两年后,第二个儿子“良正”出生时,正是冬季大 征兵的季节,自小跟着朱传牛在山野里练就了一身强健体 魄的朱家新就报名参了军。参军时,朱家新在哥哥的建议 下,改回了本姓“倪”——倪家新。1958年12月初,倪家 新就随着部队去福建泉州服役了。 这时,倪良正刚出满月。 “我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不是很深。”倪良正回忆说 ,“大概父亲结婚较早,自己还是个大孩子,结婚后不久 就去了部队,在家的时间也比较少,没有时间经常跟我们 在一起。” 在此后的6年时间里,父亲倪家新只有两次回家探亲。 倪良正的童年记忆里,更多的是爷爷朱传牛和母亲张林云 。 在今天的塘家会村,绕过倪良正家的老房子,沿着一 条精心修葺过的幽静小路,在春日馥郁的花荫下拾级而上 ,就会看到一座墓地。墓地干净、整洁、讲究,但并不豪 华,墓碑上写着“朱传牛之墓”几个大字。 这墓地是倪良正兄弟俩后来整修过的。通过对这墓地 的精心照料,可以看出倪良正兄弟俩对爷爷朱传牛的深厚 感情。 在倪良正的记忆里。爷爷朱传牛是一个高大温和、厚 道本分但坚定有力的人。“爷爷话语不多,善良厚道。” 倪良正回忆说,“但是干起活来,又快又好。” 在山中与野兽斗惯了的朱传牛,却似乎总有使不完的 力气。不论是给生产队做,还是给自家做,都是一样认真 、卖力,在周边,“猎户朱传牛”都被公认为是一个劳动 好手。 “我从小就跟着爷爷上山砍柴,即便到我20岁时,爷 爷那会已经老了,我能砍的柴,也只有爷爷的一半左右。 ”对于爷爷朱传牛的健壮有力,倪良正记忆深刻。 对于童年的倪良正来说,最为温馨的记忆,莫过于在 冬夜里躲在爷爷的胸窝里取暖。那时家中穷苦,住的是竹 篾糊上黄泥或者茅草作为墙体的木屋,木头都是朱传牛干 完农活后,抽时间从山上砍来的。然而竹篾和茅草墙总是 有不少缝隙,冬天的时候,北风一吹,就会有好几处呜呜 作响。那时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床上垫的是篾席,一年到 头盖的是一条补了破、破了又补的棉被。小良正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