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9.20
折扣购买: 南都/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
ISBN: 9787507546682
贾梦玮,1968年生,江苏东台人。当代**作家,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处**、*组成员、《钟山》杂志主编。发表散文、随笔和文学评论各几十万字。出版散文随笔集《红颜挽歌》、《往*庭院》等。
天下竹子是一家 近些年宜兴我每年至少要去一次,当然不仅是离得近的缘故。这次一行人直接住在湖父的竹海,早晨起得早,走出去就是漫漫无际的竹子,直接就进了竹的海洋。一个人越走越深,眼前只有竹子,竹子挤着竹子,我试图分辨,自然是再也无法找出竹子之间的差别。湖父的竹海无边无际得让人心无着落,但还不仅如此,此地的竹海还连着浙江的竹海、连着安徽的竹海……还好,天下的竹子原本是一家的,也许竹子彼此能觉察出它们之间的区别?苏东坡当年在此求田问舍,喜栽树,据说他手栽的花树至今还有迹可寻;很难想象,倘若他当年栽下的是竹子,如今还能有人分辨出哪根是他当年手植?竹子本无须特意栽种,**是自然地生长繁衍,砍了一茬冒出的是好几茬,想想“雨后春笋”这个词,那是一种怎样的欣欣然、勃勃然! 中国人说“竹”,其欣欣然、勃勃然的特性只占次位;一个“竹”字,浩浩然别有深意,“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无数的诗人与画家吟咏描画过竹,中国人在“竹”上所寄托的人格*守、生活趣味,其意蕴已难以用语言说到位。还是说湖父。 湖父竹海及周边地区实在是了得,要么见识天下美景、品位**的苏轼当初怎么偏偏要选择此地安家呢?而且是拖家带口,据说有三十几口之众,俨然是要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祖籍蜀地的苏东坡居于宜兴,**到了思蜀而又可以忘蜀的地步。宋元丰八年(1085 年),苏轼选择在这里安家,正是他频遭贬谪之际,而且提前打了报告,得到了神宗皇帝的批准的。就是不知道,那时的苏轼具体是怎样一种心境,那时湖父的竹海是否像如今这般茂密浩瀚,甚至是远甚于现在的竹海?还有金沙泉水,清冽想必不输当今。阳羡茗茶足当金沙泉水,唐代就作贡茶,当时的诗人卢仝就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不敢先开花”的诗句。还有紫砂壶的鼻祖供春于此开创的紫砂壶工艺,此时想必已经技艺精进,惹得坚信“铜腥铁涩不宜泉”的东坡手痒,亲自制出一种带提梁的紫砂壶,至今还被人称为“东坡提梁壶”。宜兴,也只有宜兴因此兼备“饮茶三*”—茶美、水美、壶美,陆羽的《茶经》成书于此看来不是偶然的。“青烟白菜炒米饭,氏壶天水**茶”,“松风竹炉,提梁相呼”,居有翠竹,饮有香茶,生活是如此的“环保”与美好。 本书是当代**作家贾梦玮关于丝绸之路的散文精选。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况味如此富饶、丰盈,那些温馨和美好、张扬和放肆、落寞和枯索、无奈和参悟,此时此刻,都与秦淮河水一道,潺潺而来,忿而不怒,哀而不伤。正是因为有了贾梦玮在旧*旧事中的捡拾淘洗,历史不仅有着沧桑的面容,*有着清晰的年轮、流淌的血脉,它们挣脱枷锁,年轻气盛,瞩目心灵,雕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