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时光碎语系列

此刻/时光碎语系列
作者: 邸玉超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48.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此刻/时光碎语系列
ISBN: 978720112446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灵魂的栖居地 我庆幸自己是有故乡的人。故乡不仅仅是出生地 ,你生活过的那个旧日处所与环境,也不仅仅是与你 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与物,故乡是形而上的,是精 神的承载体,是灵魂的家园。人许多时候是活在记忆 中的,丧失记忆意味着生命环节的缺失。 1932年的夏天,师陀带着一身暑汗与满眼泪水回 到故乡。他怀着失去父亲的伤痛,徘徊在杞县一个叫 花寨的小村。那时他刚刚离开家乡一年余,对故土的 情感也许还很单纯。三年后,当他从北平再次回到花 寨,“故乡”已成为他挥之不去的记忆。尽管他说“ 我不喜欢我的故乡”,但他“怀念着那个原野”。也 许,当时的他并未领会到故乡对他一生的影响,他更 不会想到,整整七十年后,一个叫邸玉超的读者,从 他作品的字里行间走进他的花寨,走进他的故乡。 在去花寨的《乡路》上,有白杨、翠柳、村落, 有丰饶的原,绿的浩瀚的海,烟雾似的棠梨,鹅黄的 菜田。花寨村子那么小,又那么穷,一年到头都被宁 静的空气包围着,有些冷落,有些寂寞。但村庄里的 孩子们的梦是绛色的,在彩色的虹与霞的上面。游戏 是人类初始的经验与记忆。花寨的孩子也和别处的毫 无差别,总不肯让寂寞重重压在身上,他们有自己的 世界,秋后的月光照耀下的禾场,是他们的乐园。孩 子们的游戏会翻出许多花样,他们的嬉闹声给小村添 上一抹生气。然而,师陀童年的梦很快被现实绞碎, 变成灰色,他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面容枯槁, 独立在土谷庙前,抱着膀,悠然地吸着本地造的烟, 昂首眺望原野。 模样是那样像一个流氓,一个盼望着故土的水手 ,可是不更像一个大人吗? 谁让我们失去了乐园?师陀的笔尖停留在《失乐 园》的空白处,问。 就在师陀陷于故乡复杂思绪不能自拔时,另一位 京城作家沈从文正兴冲冲从故土湘西归来,挥动浓情 的笔墨,创作着后来成为他的散文名篇的《湘行散记 》。沈从文从故乡带回的是温暖和浪漫,是生命的活 力;师陀从故乡带回的是冷静和真实,是现实的“生 命的寂寞”。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性格气质,对 故乡有不同的感受与寄托。或者说,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故乡,有对故乡不同的认知。我也是远离故土的人 ,每一次返乡,留给我的都是别样的感受与迥异的印 象,既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欣然,也有等闲相见莫相 亲的怅然。有故乡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物是人非的落寞 。 师陀成名于30年代,作为中国现代散文作家第二 代的重要一员,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 后的作用。他的散文诚如他在第一本散文集《黄花苔 》中说的,是“野生植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执 拗地充满生气地开放着,生长着。他承继20世纪20年 代散文趋美变异的风格,在唯美与现实的碰撞中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