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电子工业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9.60
折扣购买: 架构演变实战:从单体到微服务再到中台
ISBN: 9787121436123
在上海若雅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负责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诸葛天下(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担任上海研发中心负责人,负责车主端项目;鑫涌算力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兼首席架构师,负责项目整体的技术架构和人员管理2019 Dubbo社区开发者日活动讲师、南京中台大会讲师2018 QCon讲师
与潘老师相识多年,曾听他饱含真情地分享设计经验,如今喜闻其大作即将面世,又得作序之邀,荣幸之至。 软件工程系统的构建殊非易事,项目多毁于沟通。敏捷项目人士常说“团队规模最好符合‘两个比萨饼’原则”,想必他们受够了沟通之苦。但是,并没有方法能够很好地规避这一难题。尤其是随着企业的成长,各种问题会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反映到架构上,就是如何遵循一定的原则处理结构和关系,尽管这些原则极有可能并非“一定”要遵循。这些原则需要团队、企业自己逐渐磨合、领悟,这也是企业自己逐渐形成方法论、形成架构观的过程。本书正反映了这样的过程。 经验学习并非都来自成功案例,更重要的是对失败的总结:避免重复犯错才是成功的开始。本书第1章就将一次“翻车”的微服务改造案例生动地呈现给读者,这是最好的代入方式。毕竟,所有的架构学习就像学习骑自行车一样,肯定是从“摔跟头”学起的。从“摔跟头”中找到平衡感,才是逐渐习得服务划分、规范设计的路径,才是架构师逐渐知道何以自处,以及整个团队知道架构应当何以处之的过程。 本书基于潘老师自己的经验,对中台架构及其实现做了很客观的阐述,利弊解释都颇富“实感”。没有完美的架构,也没有完美的方法,顾“此”极有可能失“彼”,这也再度验证了很多人对架构的看法。架构即平衡之道,架构即取舍之道。架构理论有共性,架构实施则充满个性,需要在实施中时刻提醒自己,在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环境中做好取舍,在别人的能力和自己的限制之间做好平衡。不然,本书第1章的“翻车”事故,就有可能在你实践本书第9章的设计时重现。大的成功不是很容易复现,大的失败却很容易再临。 ——《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 《聚合架构:面向数字生态的构件化企业架构》作者 付晓岩 ——1.难得的微服务架构技术选型或实施的优秀参考书—— 本书以单体架构为开篇,实战+基础理论相结合,逐步升级为微服务架构,并优化微服务架构的每个细节,最终升级为中台架构,整个升级思路讲解清晰。 ——2. 详尽剖析微服务实践细节、问题及解决办法、参考价值极高—— 本书详尽阐述了架构选型、拆分、实施、优化等微服务落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既有整体的理论性指导,又有对Dubbo、Spring Cloud等微服务工具的详尽解释。 ——3. 相当的诚意之作,无私奉上有针对性、接地气的架构范式、演进思路及落地策略——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贴合业务来谈架构,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给出了有针对性、接地气的架构范式、演进思路及落地策略,同时融合了潘老师基于自身实战经验的深度总结。 ——4. 从实际案例出发,全程贴合案例讲解,更贴合现实和工作需求—— 本书从一个创业公司由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实际案例出发,向读者展示了构建分布式系统的全生命周期。通过翔实的案例剖析、深度的原理讲解及实操分享,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