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4.60
折扣购买: 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
ISBN: 9787214224866
史谦德(David Strand),美国狄金森学院查尔斯·A.德纳(Charles A. Dana)政治学教授。197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著有《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未竟的共和: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等。 周书垚,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育学硕士。译有《上海秘密战》《拜占庭的成就》等。 袁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教育部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边疆民族研究所所长。著有《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译有《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假想的”满大人”:同情、现代性与中国疼痛》等。 周育民,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帮会史》(与邵雍合著)、《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史海试勺——晚清史管窥》、《上海通史》(第六卷)等。翻译或校译《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飞鸾》《上海年鉴(1852)》《上海青帮》《上海警察》等。
第一章 一座20世纪的 城郭 摇摇欲坠的国家政权 宽阔的大街、公园和广 场为公众集会敞开了当代 的都市世界,而这些都是 现代商业、文化和政治的 基础。反观20世纪早期的 北京,作为一个物质实体 ,依旧是一个在城墙、院 落和大门严实包裹下的城 市。①15世纪,明代迁都 北京时营建规制就是一个 单元套着一个单元,外城 套着内城。中国传统建筑 习惯又将这一规制延伸到 了胡同和民居。②外包砖 层、内夯泥土的城巍然屹 立,构成了正方形的内城 ,而紧贴其南边的,则是 矩形的外城(图1)。(内 城一般划分为东、南、西 、北四个城或“区”。见地图 。)内城里又有皇城,皇 城里也同样有围裹了黄瓦 红墙的紫禁城和金銮殿。 报社记者李诚毅在他的民 国北京回忆录里,引用了 京剧中一位皇帝的台词, 来回忆当时大圈套小圈般 的城市景观:“大圈圈当中 有个小圈圈,小圈圈当中 还有个黄圈圈。”①众多院 落如马赛克图案一样镶嵌 在这些巨大的城墙和纵横 交错的京城大道周围,其 中不乏权贵的宅邸、富家 文豪的庭院以及穷苦百姓 的贫民窟。 那些随意建造且如迷宫 般错综复杂的胡同和季节 性的自然景观,使得北京 那庞大而又严格对称的布 局看上去并不十分呆板。 在深秋与入冬之后,“天色 特别蓝,太阳特别猛,月 亮也特别亮”,辉映着建筑 风格独特的宫殿和城墙, 让人看了特别舒心。②在 春季,华北有名的沙尘暴 一起,为这些人为景色带 来了一种朦胧感。进入夏 季,树木丛生,郁郁葱葱 ,错杂在建筑物之间,使 北京俨然成了一座“森林城 市”①。 清末民初,针对北京的 物质和社会转型的变革开 始并发展起来。在世纪之 交,改良派和企业家们开 始引进新发明和新制度, 。希望把北京建设成一个 名副其实的首都,最初是 帝国的,之后则是民国的 。作为物理空间范畴的北 京,对于变革似乎时而接 受,时而抵制。在明代建 造的宽阔大街中央铺设碎 石路并不大费周章。然而 为了使从农村来的窄轮马 车能够在城里继续行驶, 且不破坏已经铺好的街道 ,大街得留出两侧不加铺 设。②沿着新铺的街道, 工人们铺埋水管,架设路 灯,安装邮箱、公共厕所 以及电话和电报线路。新 成立的警察队伍身着统一 制服,在街边建造警亭以 部署警力。警察的任务包 括禁止骡夫把骡子赶到铺 过的路面上,保护邮箱和 公共设施免遭破坏和盗窃 (图2和图3)。⑧亦有传 闻,清朝官员考虑拆除城 墙以铺设电车轨道。④考 虑到当时的。北京城墙不 仅具有象征意义,同时也 起到了捍卫皇权和皇帝本 人的作用,所以这种想法 未免过于激进。虽然这些 规则排列的砖土被当作天 理常道,有许多人竭力维 护,但仍有些思想先进的 中国人开始想要拆除城墙 了。 P1-3 1991年美国亚洲研究学会 “列文森奖”获奖作品 史谦德教授代表作品 费正清、易劳逸、史景迁、周锡瑞联袂推荐 近代城市史、公共空间研究的经典之作 对纷乱的1920年代北京社会和政治清晰而有趣的分析 从新的维度理解中国二十世纪初不断变化的政治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