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自己--挫折不怕(青少年必修的挫折课)/尖尖角丛书

告诉自己--挫折不怕(青少年必修的挫折课)/尖尖角丛书
作者: 晨曦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0.93
折扣购买: 告诉自己--挫折不怕(青少年必修的挫折课)/尖尖角丛书
ISBN: 9787531648505

作者简介

晨曦,教育学博士,家庭素质教育研究专家。长期从事教育理论与家庭素质教育研究工作,主持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教育课题的研究,在有关教育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蒙台梭利教育法》、《斯宾塞的教育》、《铃木镇一的教育》、《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把孩子的缺点变为优点》、《少年必读书》和《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哲理名言》等。 其中有多部著述被韩国及台湾、香港地区引进版权。曾在中央电视台担任少年读书节目嘉宾;在江苏、云南、山东、黑龙江等地作有关家庭教育的学术报告与演讲,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欢迎。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比如说饿了想吃、困了想睡。青少年希望 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同学和朋友们的尊重;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实现 自己的价值,等等。为了满足这些需要,青少年便会采取一些行动。但在生 活中往往有许多不如意的事,干扰和阻碍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使他们的 需要得不到满足。实现目标的行动被打断,由此青少年便产生挫折感。概括 起来,这些干扰和阻碍来自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主观方面:即由于个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干扰和阻 碍,使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成为挫折的根源。比如,一个身材过于矮 小的人想成为篮球运动员,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不想花很多精力就要在学科 竞赛中取得好名次等。 客观方面:主要是来自生活环境中的干扰和阻碍,包括一些不能预测和 防范的天灾人祸,家庭的种种状况和变故,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当做法,以 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为因素,如人际关系紧张、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不同 等。 要是这些干扰和阻碍无法克服,青少年们就会产生紧张和消极的情绪, 感到“碰钉子”了。 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既然产生挫折的主客观原因复杂 多样,有的甚至要花费很多精力与时间才能克服它、战胜它,那么就应该接 受这样一个事实:挫折与人生共生存,它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学习中 ,不可避免地带给人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干扰与影响。 2.重点中学里,他真的感到很累 大多数人可能会有这样的认识:在普通中学里,由于受师资力量有限、 教学设备缺乏、学习风气不够浓厚、学习环境差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学校的 学生常常产生挫折感,进而感觉疲惫与厌烦。在重点中学里的学生大多心情 愉快,遇到的挫折会少一些。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请听一位名叫李欣的北京某重点中学学生的倾诉: 小学因为就近上学,我上了普通小学,爸妈一心想让我上一所好中学。 可是,考试时因为发烧,差2分没能考上重点中学。我妈一下子多出许多白 头发,最后决定把家里的全部积蓄拿出来,让我上重点中学。 我知道爸妈攒点钱不容易,坚决不同意花钱进重点中学,可是爸妈执意 要我进好学校上学。 到了重点中学以后,那个爸妈花钱买的上学名额,总让我感觉自己不如 别人,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班会上,老师把班里的同学分了三类:一类是凭考 试进来的;一类是被保送的;一类是花钱进来的。接着老师讲了对三类同学 的认识。考上的同学是凭本事入的学,老师说的时候,语气是那么亲切。对 于保送生,原以为老师会特别夸奖,没想到,老师说,是不是真正有水平还 得看。老师说保送生时的语气是严肃的,让人感觉保送生缺少硬功夫。对于 花钱入学的学生,老师的语气中透着担心,花钱可以坐在优秀同学中间,但 是要跟得上才行。 老师在班会上的一通分析,考上的同学个个神采飞扬,本来挺牛气的保 送生脸上挂了霜,花钱上学的几个同学心情更沉重。虽然老师没指名道姓地 划分,但是脸上都挂着相,谁是哪一类一清二楚。 从此,我的心理压力特别大,怕自己不如别人,怕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自 己,不敢与人交往……课堂上我老是胡思乱想,听不进去老师的讲课内容, 课下不愿与同学交往,觉得自己特孤立。我几次说不上重点中学了,爸妈就 是不允许。 我想逃学,觉得对不起爸妈,去上课我心里的压力太大了,不敢正视老 师,不敢面对同学。 所以说,在一般人眼里,进入重点中学意味着具有比普通中学更好的学 习条件和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而言应该是顺境。但一些“择校生 ”由于受到老师、家长及环境的压力无法适应重点中学的学习生活,顺境反 倒成了逆境,成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有些“择校生”因此出现心理问题,产 生无法摆脱的烦恼、深深的受挫感。 其实不管是在重点中学或是普通中学,他们遇到的挫折具有一些共性, 即跟不上周围同学的学习进度、不适应较为紧张的学习节奏、因学习基础差 而产生深深的自卑感、无助感等等。只不过在重点中学里,“择校生”比“ 正规生”受挫感强些;在普通中学里,差生比优秀生苦恼多一些。但这些烦 恼、压抑与苦闷,足以严重打击那些心理脆弱的学生的上进心:轻者较长时 间难以抛开顾虑,融入新的学习环境,难以重新调整心态振作精神迎头赶上 ;重者可能在三年的学习期间心情抑郁,无法自拔,白白浪费宝贵的学习时 间。 不要因为你是“择校生”而在重点中学的校园里感到低人一等,你要知 道,无论你进入了怎样一个校园,无论客观条件如何,你只有一个目标,就 是认真求学。 3.他很勤奋,可成绩总不理想 有的青少年早起晚睡,把别人玩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功课中,真可谓勤 奋、用功。然而,他们的成绩似乎总和下的工夫不成正比。这令他们十分苦 恼与迷惑,并产生深深的挫折感。 请看下面的一则例子。 昨天公布了期中考试成绩,我的六科总分得了364分,最多一科得65分 ,最少一科得59分,在全班考了个倒数第二名。老师不但没批评我,反而还 肯定我在学习上是很努力的。我的心里真的特别难受。在小学的时候,我的 学习成绩还说得过去,从未出现过不及格的情况。 上初中后,课程的门类多了,学习难度也比以前加大了。可我比以前更 加刻苦了,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成绩总是提不上去。 我们还可以经常看到类似的现象: 一些青少年忙得课间都顾不上休息;回到家后,电视也不看,音乐也不 听,就连吃饭都狼吞虎咽,只是为了争取时间用来学习;晚上还要挑灯夜战 到午夜……如此用功的学生,按理说,成绩应该是相当不错的吧!实际则不 尽然。这样的学生,有学习好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大量成绩相当糟糕的。 在生活中,这样的青少年并不少见,他们学习非常用功努力,但学习成 绩却不见提高。遇到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家长着急,而且还容易挫伤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心情沮丧、情绪低落,丧失学习兴趣。 青少年学习十分勤奋、用功,然而不见效率的原因,不外乎有这样三种 情况:一是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二是意愿消失,对学习没有兴趣; 三是没有掌握好学习的时机、方法和技巧。 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学习的真正要领,虽然付出了很多,但做的却 都是无用功,收不到任何成效。但是他们之所以还能够继续坚持着学习,只 能说他们已经麻木了,他们纯粹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成了一个学习的机器。 最好的读书方法应该是以最短的时间求得最高的效率,而不是一味地苦 读,毫不讲究学习的要领。P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