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名人寻踪录

南湖名人寻踪录
作者: 戴纯青|责编:唐少波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南湖名人寻踪录
ISBN: 978754751984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活了九十六岁的丘为, 在宁静致远上做到了极致 '嗬合人们对长寿诗人的 一切想象。明代唐汝询《 唐诗解》说“丘为,苏人, 未免染吴音,然亦清倩不 凡”中,一边嫌弃他嘉兴口 音重,一边赞许他清新淡 雅。清代贺裳《载酒园诗 话又编》的花式赞美更加 全面,还诞生了“如坐春风” 这个常用成语:“读丘为、 祖咏诗,如坐春风中,令 人心旷神怡。其人与摩诘 友,诗亦相近,且终卷和 平淡荡,无叫号噪嗷之音 。唐诗人惟丘几近百岁, 其诗固亦不干天和也。” 回头看那首传世之作《 寻西山隐者不遇》: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 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 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 水。差池不相见,黾勉空 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 里。及兹契幽绝,自足荡 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 理。兴尽方下山,何必待 之子。 80个字,没有一字华丽 亮眼,平铺直叙,讲的是 春夏时一件再平淡不过的 事情。得知山顶的茅屋里 住着隐士,丘为专程上山 拜访,主人不在,无缘相 见,但是这一趟山中之旅 欣赏了幽远的山水风光, 同样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不虚此行。 辛苦走了三十里路,遇 到也好,不遇也好;没有 看见的隐士生活,打柴也 好,钓鱼也好;山路崎岖 难行,但一路上草色也好 ,松涛也好。这就是丘为 的境界,同样是寻隐者不 遇,跟他的淡泊豁达比起 来,苦吟诗人贾岛的“松下 问童子”都显得过于急促。 正如《湖中寄王侍御》中 提到的“骢马真傲吏,倚然 无所求。晨趋玉阶下,心 许沧江流”,自始至终明月 照大江一样的心态,怎么 可能不长寿? 漫长的人生冲淡了坎坷 的痕迹,其实丘为的一生 ,并没有那么顺遂。根据 《后唐书》的记载,丘为 早年不得志,考了好多次 进士都没中,又回乡读了 很多年书。这一段经历, 他著名的朋友们全都有记 录。丘为去赶考,刘长卿 作了一首《送丘为赴上都 》: 帝乡何处是,歧路空垂 泣。楚思愁暮多,川程带 潮急。 潮归人不归,独向空塘 立。 丘为落第,王维写过一 首《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 春。为客黄金尽,还家白 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 人。知尔不能荐,羞为献 纳臣。 天宝二年(743),已 届知天命之年的丘为终于 考中了进士,三十多年仕 途也还算得上波澜不惊, 到了七十多岁当上了正四 品官太子右庶子,在太子 的幕僚里是不低的位置了 。 无论得志不得志,丘为 都是同样的古君子之风。 《唐才子传》记载了关 于他的两件事:一是丘为 侍奉继母非常孝顺,以至 于感动了天地,家里厅堂 的台阶上长出了珍贵的灵 芝。当官多年,丘为把当 官俸禄的一半都给了继母 。老人高寿,丘为八十岁 辞官还乡,照顾她走完了 最后一程。二是丘为备受 王维等名人器重,未中进 士之前已经颇有声望,县 令特地来拜会他,丘为依 然与普通读书人一样弯着 腰恭恭敬敬地等候。县令 坐下后,他拱手向上行礼 ,县令告辞走了,他才敢 落座。每次骑马外出经过 县署,丘为也一定要下马 走着过衙门。 李白那样的“天子呼来不 上船”,狂气来自道家,自 然是举世无双的诗仙风范 ,丘为的事亲至孝、进退 有节与其说是刻意谦卑, 不如说是来自儒家的“从心 所欲不逾矩”,这同样是一 种诗人的风骨。 活得长了不起吗?“从心 所欲不逾矩”近三十年,确 实很了不起!一个人,从 初唐到中唐,送走了一个 朝代最繁华的段落,送走 了那些诗文绚丽热闹的豪 杰,甚至王维、刘长卿也 都走在了前面。丘为大概 率是寂寞的。 然而这位嘉兴君子,几 乎没有伤春悲秋过。去者 也好,来者也好;被记着 也好,遗忘了,也好。茫 茫百年,天地之间,踽踽 独行的丘为,始终有最温 和的面目、最自在的姿态 。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