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8.90
折扣购买: 回味从前(民国名家旧食记)
ISBN: 9787547733714
食味杂记 如其他的宁波人一般,我们家里每当十一二月间也要 做一石左右米的点心,磨几斗糯米的汤果。所谓点心,就 是有些地方的年糕,不过在我们那里还包括着形式略异的 薄饼、厚饼、元宝等等。汤果则和汤团(有些地方叫作元宵 团)**是一类的东西。所差的是汤果只如钮子那样大小而 且没有馅子。点心和汤果做成后,我们几乎天天要煮着当 饭吃。我们一家人都**喜欢这两种东西,正如其他的宁 波人一般。 母亲、姐姐、妹妹和我都喜欢吃咸的东西。我们总是 用菜煮点心和汤果。但父亲的口味恰和我们的相反,他喜 欢吃甜的东西。我们每年盼望父亲回家过年,只是要煮点 心和汤果吃时,父亲若在家里便有点为难了。父亲吃咸的 东西正如我们吃甜的东西一般,一样的咽不下去。我们两 方面都难以迁就。母亲是*要省钱的,到了这时也只有甜 的和咸的各煮一锅。照普遍的宁波人的俗例,正月初一必 须吃**甜汤果,因此欢天喜地的元旦在我们是一个磨难 的*子,我们常常私自谈起,都有点怪祖宗不该创下这种 规例。腻滑滑的甜汤果,我们勉强而又勉强地还吃不下一 碗,父亲却能吃三四碗。我们对于父亲的嗜好都觉得奇怪 、神秘。“甜的东西是没有一点味的。”我每每对父亲说 。 二十几年来,我不仅不喜欢吃甜的东西,而且看见甜 的(糖却是例外)还害怕,而至于厌憎。去年珊妹给我的信 中有一句“蜜饯一般甜的……”竟忽然引起了我的趣味, 觉得甜的滋味中还有令人魂飞的诗意,不能不去探索一下 。因此遇到甜的东西,每每捐除了成见,带着几分好奇心 情去尝试。直到现在,我的舌头仿佛和以前不同了。它并 不觉得甜的没有味,当甜的和咸的东西在面前时,它都要 吃一点。“甜的东西是没有一点味的。”这句话我现在不 说了。 从前在家里,梅还没有成熟的时候,母亲是不许我去 买来吃的,因为太酸了。但明买不能,偷买却还做得到。 我**爱吃酸的东西,我觉得梅熟了反而没有味,梅的美 味即在未成熟的时候。故乡的杨梅甜中带酸,在果类中算 *美昧的,我每每吃得牙齿不能吃饭。大概就是因为吃酸 的果品吃惯了,近几年来在吃饭的时候,总是想把任何菜 浸在醋中吃。有一年在南京,几乎每餐要一二碗醋。不仅 浸菜吃,竟喝着下饭了。朋友们都有点惊骇,他们觉得这 是一种古怪的嗜好,仿佛背后有神的力一般。但这在我是 再平常也没有的事情了。醋是一种美味的东西,*不是使 人害怕的东西,在我觉得。 许多人以为浙江人都不会吃辣椒,这却不对。据我所 知,三江一带的地方,出辣椒的很多,会吃辣椒的人也很 多。至于宁波,确是不大容易得到辣椒,宁波人除了少数 在外地久住的人外,差不多都不会吃辣椒。辣椒在我们那 边的乡间只是一种玩赏品。人家多把它种在小小的花盆里 ,和*冠花、满堂红之类排列在一处,欣赏辣椒由青色变 成红色。那里的种类很少,大一点的**不易得到,普通 多是一种圆形的像钮子般大小的所谓钮子辣茄(宁波人喊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