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路/我们小时候

侯家路/我们小时候
作者: 周国平|绘画:谢翔
出版社: 明天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0.70
折扣购买: 侯家路/我们小时候
ISBN: 9787533282394

作者简介

周国平,当代**学者、散文家。著有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安静的位置》,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等。

内容简介

我的父母,祖上三代都是上海人。三代以上,听 说 父系在浙江嘉兴,而嘉兴紧邻上海,就在上海的门口 。 我的祖父早亡,我从来不曾听人说起过他。我见到的 祖母,是一个盘发髻、裹小脚的农村老太太,这是江 浙 沪一带老辈农妇的典型形象。到了我的姑母这一辈, 就 基本上不裹小脚,也很少盘发髻了。我有两个伯父、 一 个姑母。姑母也是农妇,她和祖母都住在上海县一个 叫 周沈巷的村子里,它离徐家汇不远,随着都市的迅速 扩 展,早已不复存在。顾名思义,周姓在周沈巷是大姓 , 那么,那里应该是我的父系离开嘉兴后的定居之地吧 。 长兄如父,因为抚养之恩,父亲对大伯父怀有很 深 的感情,往他家走动得*勤。但是,我比较怕大伯父 , 他不苟言笑,总是很严厉的样子。解放前夕,他靠做 工积了一点钱,办了一个小印刷厂,阴差阳错地成了 资 本家,父亲常替他感到冤枉。我记得那个厂的情景: 大 伯父一家人住在闸北区一间窄小的房间里,在旁边搭 了 个棚屋,那就算是厂房了,有三架陈旧的印刷机和三 个 工人。公私合营后,工厂合并,印刷机尚未搬走,有 一 回,我的堂兄偷玩机器,差点儿被轧掉手指。那天父 亲 恰好带我去串门,我看见堂兄突然从棚屋里冲出来, 脸 色煞白,一只手紧捏另一只手,鲜血从指缝间流出, 使 我佩服的是他竟没有哭。 堂兄金德比我大五六岁。小男孩崇拜大男孩,我 也是如此。他很早就戴了一副眼镜,这是我佩服他的 又 一个理由,我觉得他很有学问。我考入北京大学时, 他 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正临毕业。我们曾频繁地通了 一 阵信。他的信总是很厚,描绘大学生分配前夕的钩心 斗 角和复杂心态,讽刺味很浓,我誉之为果戈理笔法。 后 来,与郭世英的交往和惊心动魄的x事件占据了我的 心 灵,我给他写信就少了,向他宣布:“生活尚且应付 不 过来,哪有工夫去回忆。”这使他十分惊讶,断言一 个 低年级大学生不可能有如此纷繁的生活。大学毕业后 , 他分配在江南造船厂工作,很快变得十分郁闷,不再 有 兴致通信了。 二伯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却娶了一个美女。 也 许因为参加过***,有历史问题,他一生潦倒,没 有固定的职业,*后也在周沈巷安了家。我见过二伯 母 不多几面,即使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的漂亮也** 醒 目,人却老实,毫不倚色作态。在我的记忆中,她来 去 匆匆,不久就患**癌死了。后来二伯父续娶了一个 粗 壮的农村**,即使在一个孩子的眼中,我也觉得如 此 大的反差难以接*。他的前妻留下了一群孩子,我很 同 情那个比我小两岁的堂妹秀华。她有点儿像她母亲, 很 懂事,可是未长大就要为农活和家务*劳了。 小时候,父亲带我走亲戚,除了大伯父家,去得 多 的是钱家塘,那里住着他的那个开穗盛米店的本家。 他 少年当学徒时,老板应该待他不错,否则他不会对这 个 远亲这样有感情,隔些*子就去看望一下。米店不大 , 楼上住人,楼下是铺面和车间,角落的柜台后永远坐 着 一个戴老花镜的账房先生。我盼望到钱家塘做客,因 为 在那里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糖果点心,还因为我喜 欢 那里的一个堂姐。米店老板有两个女儿,都比我大。 姐 姐郁秀瘦弱苍白,黑眼圈,两颊突出,妹妹德秀却脸 色 红润,身体结实。也许因为姐姐人温柔,乐意陪我玩 , 在我眼中她楚楚动人。 我母亲一家曾经也在钱家塘居住,父亲在米店当 学 徒时,母亲和他相识,遂有了后来的姻缘和我的出生 。 不过,从我记事起,我就只在乡下看见外公外婆了。 他 们也住在周沈巷,是租房户,没有田地,不务农。听 母亲说,外公以前在印刷厂当排字工,后来失业,才 搬 到了乡下。我不喜欢外公,对他敬而远之。在我的印 象中,每次去乡下,总是看见他坐在一张红木桌前, 一 边不停地咳嗽吐痰,一边写毛笔字。见了我们,他不 理 睬,只是从老花镜片后抬起眼睛,严厉地盯我们一眼 。 外婆则是典型的贤妻良母,脾气极好,我从没有见她 生 过气。她对我们**溺爱,在老人中,我们和她*亲 。 外婆生了十三个孩子,八个天折,只活下了母亲和四 个 舅舅。 四个舅舅中,大舅和三舅在上海,另两个很早去 外地谋生了。大舅是汽车司机,他是长兄,可是对外 公 外婆的赡养不肯承担任何责任,母亲痛恨他的自私, 早 早和他断了来往,甚至在路上遇见也不理睬。和我家 * 亲的是三舅,他中年未婚,感情上把我家当成了自己 的 家。他是一个厚道人,见了我们只是憨憨地笑,话语 不 多。三舅也曾在穗盛米店做工,解放后入了*,当了 一 个单位的基层干部。母亲对她这个弟弟的婚事颇为* 心。起先经人介绍,他谈过一个比他小十来岁的女人 。 我见过那女人,皮肤光洁,身材矮小,走路时屁股扭 动。母亲特别讨厌她,嫌她娇气而做作。她没有工作 , 为了给她治疗屁股上的一个大疖子,三舅花了不少钱 , 这也是母亲不满的一个原因。不过,据我观察,三舅 自 己是喜欢她的。*后,据说是由于她出身不好,组织 上 没有批准,婚事才告吹。若干年后,经母亲撮合,三 舅 娶了一个袜厂女工。P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