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幸福生活/译林人文精选

论幸福生活/译林人文精选
作者: (古罗马)塞涅卡|译者:覃学岚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90
折扣购买: 论幸福生活/译林人文精选
ISBN: 9787544754378

作者简介

覃学岚(1963— ),清华大学外文系副教授,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翻译、校译和编校的作品达数百万字。编著 《英汉对比与互译教程》,参与编写《欧洲文学史》,新近译作有《暮光之城》系列第一部《暮色》(第一译者),《鲁拜集新译》,参与《王尔德全集》,《莎士比亚全集》等的翻译。 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约公元前4—公元65),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悲剧作家、雄辩家、新斯多葛主义的代表。他早年信奉毕达哥拉斯的神秘主义和东方的宗教崇拜,后皈依斯多葛派。曾任帝国会计官和元老院元老,在尼禄即位后成为其主要顾问之一。失宠后闭门谢客,潜心写作,但仍被尼禄勒令自尽。他著有大量的哲学文章,包括《道德书简》、《论愤怒》、《论仁慈》、《论幸福生活》等。

内容简介

是不是因为穆奇乌斯用右手抓起敌方的火对自己 所犯的错误严加惩罚,用那只烧伤的手击溃了当初用 持有武器的手未能击溃的敌人,就说他不幸呢?告诉 我,他当时若是把手焐在自己情妇温暖的怀中,就会 更快乐吗? 法布里奇乌斯只要没有公务,得闲便在自家的土 地上耕耘,是不是因此他就不幸呢?是不是因为他与 财富作斗争丝毫不逊于同皮洛士作斗争,他就不幸呢 ?是不是因为他这么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在自家的灶 台前吃那些整田时亲手拔掉的草和根,就说他不幸呢 ?告诉我,如果他肚子里塞满了他乡的山珍、异国的 海错,因为亚得里亚海和托斯卡纳海中的贝类而吃坏 了他本已麻木的肚子,享用了众多猎人用生命换来的 一流野味,外带大堆大堆的水果,他就会更快乐吗? 茹提利乌斯是不是因为判他有罪的那些人会世世 代代为他们经手的这件案子辩护就不幸呢?与他自己 遭流放的损失相比,他更加甘愿忍受祖国失去自己的 损失;惟有他拒绝了独裁官苏拉提出的一切,而且在 要将他从流放地召回时,他反而躲到了更远的地方; 是不是因此他就不幸呢?“让罗马那些撞在了你‘幸 福时代’枪口上的人去一饱眼福吧,”他说,“广场 上血流成河,塞维利乌斯池子上方悬着元老院元老们 的首级(因为上了苏拉公敌榜的受害者便是从这里踏上 不归路的),城里满大街都是成群的刺客,成千上万的 罗马市民在得到一纸安全保证之后,或者应该说是因 为一纸安全保证,而被集中于一个地方惨遭屠杀。就 让那些受不了流放之苦的人好好一饱眼福吧。”告诉 我,路奇乌斯·苏拉因为莅临广场途中有刀剑开路, 无人挡道就幸运吗?可以随心所欲地让人呈上执政官 一级的人头,让掌管国库的司库动用公款为他们制造 的血案埋单,他因此就幸运吗?而做这些事情的不是 别人,正是科尔内里亚法的始作俑者!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雷古卢斯,命运女神都让他遭 了什么样的罪,才将他打造成一诺千金的榜样,含垢 忍辱的楷模?他被铁钉划得皮开肉绽,疲惫不堪的身 子无论往哪儿一靠,都会靠在伤口上;他在绵绵无尽 的无眠中睁着双眼,然而他所受的折磨越大,他的名 声就会越响。你想不想知道,他如此看重美德,是何 等地无怨无悔吗?就算把他从十字架上放下来,让他 重返元老院,他还会发表同样的意见。那么,你是否 认为米西奈斯这个为情所困,面对吹毛求疵的老婆每 天的冷冰冰,哀叹之余,只能听着远处温柔和谐的曲 子,才得以进入梦乡的人更为幸运呢?尽管他可以饮 玉液琼浆来麻醉自己的官能,听潺潺流水以转移自己 的心情,靠纵乐无度来排遣心中的烦闷,但他在舒适 的枕头上并不比雷古卢斯在十字架上睡得安生。此二 人中,一人将为了正义而受苦受累引以为快慰之事, 从不把自己所受的苦放在心上,心里惦记着的是受苦 背后的原因;另一人则因为纵欲而毁了身子,因为好 运过多而反受其累,他之所以痛苦,更多的是他受苦 背后的原因造成的,而不是所受之苦本身。人类无疑 还没有发展到轻易染上恶习的地步,所以可以相信, 如果命运允许人们选择的话,多数人还是宁愿自己生 下来时是雷古卢斯那样的人,而不是米西奈斯那样的 人。或者这么说吧,如果有人有那个胆量,敢说自己 宁愿生下来时是米西奈斯而不是雷古卢斯那样的人, 那么此人,尽管他嘴上不承认,肯定宁愿自己生下来 时是特伦西娅那号人。 苏格拉底像喝长生不老药一样,喝下了雅典人为 他调制的那杯众所周知的鸩酒,且到临死前的那一刻 还在纵论死亡,依你看,他是不是就受到了虐待呢? 因为寒气袭遍全身,他血管里的血冷却并逐渐停止了 流动,你是不是就认为他受到凌辱了呢?端到有些人 面前的是高脚金杯,杯中的酒更是由一名训练有素, 任人玩弄,不说男性本色尽失,也是暂付阙如的娈童 用盛于金碗中的雪片稀释过的,与这些人相比,我们 不知应艳羡苏格拉底多少倍!这些人无论喝了什么都 会吐出来,末了还会歪着嘴再尝一尝自己胆汁的味道 才踏实,而他却会以喜悦之心,欣然将鸩酒一饮而尽 。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