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自性之光(精)

点亮自性之光(精)
作者: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译者:胡因梦
出版社: 上海社科院
原售价: 42.80
折扣价: 26.96
折扣购买: 点亮自性之光(精)
ISBN: 9787552020816

作者简介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 1895.5.12~1986.2.16),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近年来被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慢慢熟知,影响力也逐步慢慢扩大。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被印度佛教徒肯定为“中观”与“禅”的导师,而印度教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他一生走访全球70多个国家,他的演讲被辑录成超过80本书,并被翻译成超过50种语言。包括美国、印度,欧洲和澳洲等全球范围内都设有克里希那穆提基金会及学校,致力于推广克氏慈悲而博大的人性理念。

内容简介

其他所有的法则都是支离破碎和自相矛盾的。点 亮自性之光意味着不去追随他人的见解,不论它有多 么恰当、合乎逻辑、富有历史性或是具有说服力。如 果你正站在某个权威、教条或结论的阴影之中,你就 无法点亮自性之光了。德性并不是由思想组成的,也 不是由环境压力促成的,它既不属于昨日,也不属于 传统。德性本是爱之子,而爱不是一种欲望或享乐。 性行为或感官享受并不是爱。 “解脱”指的就是点亮自性之光,这不是一个想 象出来的抽象事物。真正的解脱是从依赖、执着、渴 求经验之中解放出来。从思想的结构中解放出来,便 是点亮了自性之光。在这份光明之中,所有的行动都 可以毫不矛盾地自然产生。只有当内在的光明与行动 产生分裂时,矛盾才会出现。理想或准则是我们设想 出来的一些无聊的思维活动,它是无法与自性之光同 时并存的——它们会彼此否定。当观察者出现时,这 份光明,这份爱,便荡然无存了。观察者的结构本是 由思想组成的,它永远不会是清新自由的。没有任何 体制、修炼方法或“如何”可以带来解脱。只有观察 才是真正的解脱行动。你必须去观察,但不是透过别 人的眼睛。这份光明,这则律法,既不属于你,也不 属于别人。真正存在的只有光明本身,而它就是爱。 心的寂静 我们能不能把所有的知识、概念及理论都放在一 边,为自己去发现世间是否存在某种神圣的事物—— 不是言教,因为言教并不是真实的东西,言语的描述 绝非被描述的事物——世间是否存在某个真实的东西 ,它不是想象出来的幻象或神话,而是永远不会被摧 毁的实相,是不变的真理? 若想发现它,巧遇它,任何形式的权威都必须舍 弃,因为权威暗示着臣服、顺从以及接受某个固定的 模式。所以,心必须有能力自主,为自己带来光明。 追随别人、加入某个团体、依循某个权威或传统所设 定的修持方法,这些做法完全不是为自己去探查,让 你无法在日常生活里看清有没有一个不能被思想揣度 的不朽之物。如果它无法在日常生活里起作用,那么 修持就是一种逃避,而且是毫无裨益之事。上述这一 切都意味着你必须独立自主,但孤立与独立是不同的 ,孤独与独醒无惑也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所关怀的乃是整体人生,不是支离破碎的某 个局部,而是你整体的言行、思想及感觉。倘若我们 关心的是整体人生,我们就不可能通过四分五裂的思 想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思想也许会授权给自己,将自 己所有的碎片组合起来,但这些碎片仍然是思想本身 的产物。我们早已被制约成以渐进的方式来成长。人 们深信,内心的进化是实存的,但真的有一个所谓的 “我”在进化吗?或者它只不过是思想的投射罢了? 若想弄清楚是否有一个非幻象、神话或思想所能 投射的东西,我们就必须探索思想能否被掌控,念头 能不能静止不动,能不能被压制下来让心完全寂静。

光明来自内部,唯有找到自己,才能发现一切。东方智者、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演讲实录,从头至尾都是追根究底式的洞见与推理,引导读者在极短篇幅内领略克氏思想精髓,是克氏思想入门的上乘之选。胡因梦翻译并作序。

 

◎当他进入我的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纪伯伦

◎他是我知道的唯一能完全摒弃自我的人,和他相识是人生最光荣的事!——亨利·米勒

◎他是我所见过的最美的人类。——乔治·萧伯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