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3)

文明之光(3)
作者: 吴军
出版社: 人民邮电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4.90
折扣购买: 文明之光(3)
ISBN: 9787115377098

作者简介

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投资人。 吴*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公司。在谷歌,他和Amit Singhal(谷歌院士,世界**搜索专家)、Matt Cutts(谷歌反作弊官方发言人)等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2003年,他和谷歌**架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韩文搜索部门。吴*博士是当前谷歌中*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在谷歌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目,包括许多与中文相关的产品和自然语言处理的项目,并得到了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2010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2012年回到谷歌,领导创新项目。目前任谷歌公司的Principal Engineer。 吴*博士在**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曾获得1995年全国人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佳论文奖和2000年Eurospeech的*佳论文奖。他还获得和申请了十余项美国和**专利。他撰写的《浪潮之巅》(**版)和《数学之美》深*业界的好评。 吴*博士在美国两家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和ZPark风险基金)分别担任董事和顾问,他还担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以及该校**事务委员会的顾问。他曾经是**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从2012年起任职工业与信息化部的专家和顾问。

内容简介

**节 精制而典雅的巴洛克音乐 人类的各个文明阶段都有各自的音乐艺术,但是 早期的音乐都与**(包 括祭祀)相关。而音乐成为生活娱乐的一部分,则是 在物质生活相对富 裕以后,这时音乐里**的气息也就相应减少了,世 俗的气息渐渐增加。 不过欧洲的音乐却是经历了两次从**到世俗的过程 ,**次是从远古到 古希腊罗马时期,音乐从祭祀、祈福和对神灵的赞美 等礼仪用途,慢慢发 展成世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到了中世纪,音 乐又基本上从人们的 *常生活中消失了,所剩不多的音乐大多出现在** 的场合。教会一方面 供养了音乐家并且培养了歌手,另一方面却把音乐变 得单调而波澜不惊。 欧洲音乐第二次走向世俗的过程,就是渐渐摆脱教会 影响的漫长过程,虽 然这个过程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了,但是真正产生 质变的是在18世纪 初的巴洛克时期,因此巴洛克音乐是所有古典音乐的 基础。 巴洛克,源于西班牙语的Barocco,本意是不圆 的珍珠,引申的意思是“有 很多细节”,它*初用来形容文艺复兴后期那些豪华 的建筑及其精致细 腻的装饰风格。因为在那个时期,欧洲世俗王权(包 括贵族们)的势力 得到扩张,他们喜欢富丽堂皇 的宫殿,讲究奢华的排场。后 来这个词被用到绘画和音乐上, 其含义也是类似的。巴洛克音 乐的特点是华丽而精致,加人 了大量装饰性的音符。不过与 后世的音乐相比,巴洛克音乐 旋律短促,高低起伏很小,这 说明它还没有**摆脱**音 乐的影响。 巴洛克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包括意大利的维瓦 尔第(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1741)’、德国的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andel,1685 —1759)和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他们三个人都是伟大的音乐家,限于篇幅,这里只介 绍其中*有影响力 的巴赫。 巴赫来自于一个音乐世家,很多 传记作家说巴赫的家族出了上 百名音乐家,这多少有点夸大, 因为这上百人中很多人不过只 是能演奏一下乐器或者写一两 首早已失传的歌曲而已。不过, 他们家族还是出了不少在德国 音乐**享有一定地位的音乐 家,其中包括塞巴斯蒂安·巴赫 的父亲,约翰·安布罗休斯·巴 赫(Iohann Ambrosius Bach, 1**5—1695)。当然,把所有 其他的巴赫们加起来,成就也 不及塞巴斯蒂安·巴赫。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音乐天 才,他的音乐生涯却 差点就被他的亲哥哥扼杀了。这一切要从巴赫小时候 说起。 巴赫生于1685年,他的父亲算是个颇有才气的音 乐家,但是在他10岁那 年就与世长辞了,而他的母亲在一年前已经过世了, 全家的生计就靠巴赫 的大哥约翰·克里斯托夫·巴赫(Johann Christoph Bach,1 671—1721) 勉力维持了。我想罗曼·罗兰一定是按照这个名字给 他的名著《约翰·克 里斯朵夫》中的主人翁起了名字。这位大哥对弟弟妹 妹们应该还是不错的, 除了养活他们,还教巴赫演奏乐器和简单的创作,但 是却不让巴赫碰任何 乐谱。巴赫只好在晚上趁哥哥睡着了,悄悄将乐谱偷 出来抄写。当时没有 电灯,蜡烛也很贵,因此巴赫只能在月明的夜晚做这 件事,然后白天练琴 时练习。当然,这样一来二去,终于被他哥哥发现了 ,巴赫*到了严厉的 惩罚,不过巴赫并没有因此嫉恨哥哥,他还把自己早 期的一部作品献给了 他的这位大哥。 等到巴赫15岁时,他哥哥已经有三个孩子,家庭 的负担实在太重了,于 是巴赫不得不自己去挣钱糊口。当时没有一个音乐的 市场,能供养音乐 家的除了贵族就只有教会,于是巴赫在教会里表演了 两年,先是作为唱 诗班的歌手,后来嗓子变音了,就改做管风琴手和小 提琴手。巴赫在修 道院的图书馆里读了很多前辈的作品,这些作品为他 后来的创作奠定了 基础。到了17岁,他便离开家乡,在一些王公贵族拥 有的乐队里担任管 风琴师,在这一期间,他不断地学习、演奏和创作。 在巴赫成长的道路上,他不曾正式拜过师,但是 他不断地去寻找名师指 点,在他成名之后有人问他,何以写出如此**的音 乐,他说,如果谁 像我这样下一番苦功夫,也能达到同样的境界。为了 聆听当时管风琴大 师布克斯特胡德(Dieterich Buxtehude,1637或 1639—1707)演奏的音 乐,巴赫当时请了一个月的假,跋涉300公里从安斯 塔特(Arnstadt) 到吕贝克(Ltibeck)来向这位大师学习。在获得了宝 贵的音乐创作和演 奏经验的同时,他也因此丢了工作(因为他实际上离 开了四个月时间, 而不是一个月)。这一年,巴赫2l岁,他已经成为德 意志境内(当时没 有统一的**,德意志只是对欧洲说德语地区的总称 )很有名气的乐师 了,于是他获得了一个相当于城市乐团首席音乐总监 的位置,有着颇为 丰厚的年薪(85金币加上足够的粮食和生活物资)。和 凡人一样,他开 始娶妻生子,一辈子生了21个孩子。两年后,即1708 年,巴赫离开那里, 来到了当时德意志文化的中心魏玛共和国,一呆就是 九年。这生活相对 稳定的九年不仅是巴赫早期创作的重要时期,也成为 了西方音乐发展的 重要阶段。1817年,巴赫另谋高就,在柯滕 (K6ttlen)的宫廷里担任首 席乐队长,一干就是六年,在这六年里,巴赫的创作 水平达到了炉火纯 青的地步,他的代表作《勃兰登堡协奏曲》就是在这 个时期创作的。 …… P2-4

计算机科学家吴*博士暨创作《浪潮之巅》、《数学之美》之后,将视角拉回到人类文明史,以他**的观点和纵横捭阖的文字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却在过去被忽略的历史故事里,选择了有意思的几十个片段特写,有机地复原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貌。
作者所选的创作素材来自于十几年来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对其内容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文明之光》系列第三册每个章节依然相对独立,书中全景式地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多样性。内容涉及音乐、美术、计算机、互联网、金融、硅谷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启迪、微粒子和宇宙天文学、环境保护八个专题。
吴*博士的《文明之光》系列,为读者全面了解人类文明史中那些绚烂多彩的璀璨文明,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