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秦
原售价: 6.00
折扣价: 4.30
折扣购买: 猎人笔记(名家名译双色插图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ISBN: 9787807365945
力冈(1926-1997年),原名王桂荣,山东广饶人,生前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作家协会理事。1950年考入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俄语,1953年8月毕业后到安徽师范大学工作。译者长期在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从事俄语教学和俄苏文学翻译工作。主要译作有:《上尉的女儿》、《暴风雪》、《猎人笔记》、《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静静的顿河》等21部。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小说家,散文家。生于俄罗斯奥廖尔省一个贵族家庭。先后入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读书。留学德国,长期侨居法国,一生反对农奴制。著作丰富,长篇小说有《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中篇有《阿霞》、《初恋》等,散文集有《猎人笔记》、《文学与生活回忆录》、《散文诗集》等。他是俄罗斯语言大师,对俄罗斯语言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天,我们喝过茶以后,马上又出发去打猎。从村子里经过的时候 ,波鲁德金先生吩咐赶车的在一座矮小的房子前面停了车,大声呼唤道: “卡里内奇!”院子里有人答应:“来啦,老爷,来啦,我系好鞋子就来 。”我们的车子慢慢前进,来到村外,一个四十来岁的人赶上了我们。这 人高高的个头儿,瘦瘦的,小小的脑袋瓜朝后仰着。这就是卡里内奇。我 一看到他那张黑黑的、有些碎麻子的和善的脸,就很喜欢。卡里内奇(正如 我后来听说的)每天都跟着东家外出打猎,给东家背猎袋,有时还背猎枪, 侦察哪儿有野物,取水,采草莓,搭帐篷,找车子。没有他,波鲁德金先 生寸步难行。卡里内奇是个性情顶愉快、顶温和的人,常常不住声地小声 唱歌儿,无忧无虑地四处张望,说话带点儿鼻音,微笑时眯起他的淡蓝色 眼睛,还不住地用手捋(lu)他那稀稀拉拉的尖下巴胡。他走路不快,但是 步子跨得很大,轻轻地拄着一根又长又细的棍子。这一天他不止一次同我 搭话,伺候我时毫无卑躬屈膝之态,但是照料东家却像照料小孩子一样。 当中午的酷暑迫使我们找地方躲避的时候,他把我们领进了树林深处,来 到他的养蜂场上。卡里内奇给我们打开~间小屋,里面挂满一束束清香四 溢的干草,他让我们躺在新鲜干草上,自己却把一样带网眼的袋状东西套 到头上,拿了刀子、罐子和一块烧过的木头,到养蜂场去给我们割蜜。我 们喝过和了泉水的温乎乎的、透明的蜂蜜,就在蜜蜂单调的嗡嗡声和树叶 簌簌(su)的絮语声中睡着了……一阵轻风把我吹醒……我睁开眼睛,看见 卡里内奇坐在半开着门的门槛上,正在用小刀挖木勺。他的脸色柔和而又 开朗,就像傍晚的天空,我对着他的脸欣赏了老半天。波鲁德金先生也醒 了,我们没有马上起身。跑了很多路,又酣睡过一阵子之后,一动不动地 在干草上躺一躺,是很惬(qie)意的。这时候浑身松松的,懒懒的,热气轻 轻拂面,一种甜美的倦意叫人睁不开眼睛。终于我们起了身,又去转悠, 直到太阳落山。吃晚饭的时候,我谈起霍尔,又谈起卡里内奇。“卡里内 奇是个善良的庄稼人,”波鲁德金先生对我说,“是个又勤奋又热心的人 ;干活儿稳稳当当,可是却干不成活儿,因为我老是拖着他。天天都陪我 打猎……还干什么活儿呀,您说说看。”我说,是的;我们就躺下睡了。 次日,波鲁德金因为和邻居比丘科夫打官司,上城里去了。邻居比丘 科夫耕了他的地,而且在耕地上打了他的一名农妇。我便一个人出去打猎 ,快到黄昏时候,我顺路来到霍尔家。我在房门口遇到一个老头儿,秃头 顶,小个头儿,宽肩膀,结实健壮,这就是霍尔了。我带着好奇心把这个 霍尔打量了一下。他的脸型很像苏格拉底:额头也是高高的,疙疙瘩瘩的 ,眼睛也是小小的,鼻子也是翘翘的。我们一同走进房里。还是那个菲佳 给我端来牛奶和黑面包。霍尔坐在长凳上,泰然自若地捋着他那卷卷的下 巴胡,跟我聊起来。他大概觉得自己是有分量的,说话和动作都是慢腾腾 的,有时那长长的上嘴胡底下还露出微笑。 我和他谈种地,谈收成,谈农家生活……不论我说什么,他似乎都赞 成;只是到后来我才感到不好意思起来,我觉得我说的不对头……这情形 颇有点儿奇怪。霍尔说话有时令人费解,大概是因为谨慎……下面是我们 谈话的一例: “我问你,霍尔,”我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向你的东家赎身呀?” “我为什么要赎身?眼下我跟东家处得很好,我也交得起租……我的 东家是个好东家。” “不过,有了自由,总归好一些。”我说。 霍尔斜看我一眼。 “那当然。”他说。 “那么,你究竟为什么不赎身?” 霍尔摇了摇头。 “老爷,你叫我拿什么来赎身呀?” “哼,算啦,你这老头儿……” “霍尔要是成了自由人,”他好像自言自语似的小声说,“凡是不留 胡子的人,都要来管霍尔了。”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