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精)

纠缠(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精)
作者: (印)泰戈尔|译者:倪培耕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纠缠(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精)
ISBN: 9787540782948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作含有深刻的宗教思想和哲学见解,在印度享有史诗般的地位,代表作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这些诗歌语言清丽、意韵隽永,将抒情和哲思巧妙结合,给人以无尽的美感和启迪。

内容简介

第一章 阿沙拉月的第七天,恰是阿维那什·考什尔的生 日,他度过了整整三十二个年头。从清早起,祝寿电 报络绎不绝,喜庆的鲜花纷至沓来。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但这则饶有兴味的故 事开始之前,还应有一个开端,点燃黄昏之灯前就得 准备清晨的灯盏。 揭开这则故事往世书时代之幕,人们就会明白, 考什尔家族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黄金时期,它像座美 丽的森林屹立着,后来,它日渐衰落,黯然失色。无 法断定,究竟是外界的葡萄牙人的入侵,还是内部社 会的打击,迫使它落到那般境地。但是,那些被迫抛 弃破旧家宅的人,有着很快安置新家的能耐。所以, 从考什尔家族历史的创始时期,人们就会发现,他们 的土地财富、牲畜耕牛、用人奴仆,从未匮乏过。节 日盛典的庆祝活动更是连绵不断、豪华奢侈、热闹非 凡。然而今日,坐落在他们古老的什亚古利乡村里的 十丈方圆的考什尔湖池,从湖水的薄薄面纱里,只能 用淤泥哽咽的颤音.诉说着昔日的骄傲。仅有那个湖 池,还铭记着那个家族的名字,然而它却被吉特尔纪 家族的地主们占有着。考什尔族人为什么迫不得已地 埋葬掉自己祖先的荣耀,有必要探个究竟。 打从考什尔家族发展历史的中期起,他们就与吉 特尔纪家族的地主们发生着冲突,冲突的原因不是财 富的争夺,而是对神明的膜拜。具有争强好胜心的考 什尔族人所塑造的神像,比吉特尔纪族人所塑造的神 像高出两分;吉特尔纪族人马上给以回击,他们在运 送神像的大道上,日夜兼程地修筑了一座座巨大的拱 门。于是,考什尔族人所塑造的神像头颅,一次次撞 在这座座拱门上,难以通过。运送高大神像的人们急 忙组织人力,捣毁座座拱门;运送低矮神像的人们奋 起阻击,打烂了对手的头颅。这样,神明在那次冲突 中获取了比限定的贡粮更多的鲜血。从此,为神明塑 像的殴斗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直到考什尔家族濒 临毁灭边缘才偃旗息鼓。 大火熄灭,一枝干柴也不会残留,一切都已化成 灰烬,吉特尔纪族人的石头女神塑像的面庞也变得丑 陋不堪。双方不得不缔结和约,但从未平静过。一会 儿那方占上风,一会儿这方失了势,但无论是谁胜谁 负,双方都不情愿化干戈为玉帛,至今热血沸腾,怒 气冲天。吉特尔纪族人使用社会习俗的利剑,给予考 什尔族人以最致命的一击,他们散布流言蜚语:考什 尔族人曾是堕落的婆罗门,他们来这里隐瞒了自己的 身份,如今蚯蚓却装扮成蛇形,借以唬人。面对那些 财大气粗的制造流言的人,人们都俯首帖耳,唯命是 从。这样,在富有贵族书香气息的乡村里聚集起一批 吹鼓手,加入了这种毁誉的宣传行列里。那时刻,南 方的考什尔族人拿不出足够的证据来洗刷被人强加的 奠须有的罪名,慑于强大教派社会的舆论的压力,他 们迫不得已第二次抛弃自己的土地财产,背井离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