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三线情

巴山蜀水三线情
作者: 王春才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72.00
折扣价: 49.00
折扣购买: 巴山蜀水三线情
ISBN: 978701019008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三、马识途夜访彭老总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老作家马识途同志, 虽然已是93岁高龄,但身体健康,思维清晰,笔耕不 辍,为人彬彬有礼,话语亲切。2007年4月23日他向 笔者回忆起42年前在南充夜访彭德怀元帅的情景。 1965年12月15日,彭德怀考察南充炼油厂和南充 丝绸厂,住在南充莲花池宾馆。碰巧,作为西南局下 放干部,马识途也住在那里。他有一种强烈的愿望, 要去看望彭总。马识途趁着彭总一个人在房间里休息 的时候,闯了进去,自我介绍是西南局宣传部的干部 ,彭总接待了他。彭总身着陈旧的黑色粗呢制服,脚 蹬一双黑色布鞋,显得朴素、沉稳而坚定。 马识途和彭德怀围坐在小火炉前,随意攀谈起来 。彭德怀是贫苦农民出身,到了哪里总是关心农民的 生活。他知道马识途正在农村走动搞调研,便问他所 到的乡下农民生活情况。马识途是位敢讲真话的领导 干部,他对彭德怀如实地说:“我们穿着四个兜的干 净的制服,每天在招待所吃着几荤几素的伙食,哪里 知道有的社员还是穿得巾巾吊吊,吃的汤汤水水(方 言,大意指吃不饱,穿不暧)?” 彭德怀见马识途敢于直言,便对他有了好感,谈 话更随便一些了。马识途把搞“四清”时的狼狈情况 告诉他。那时发动社员诉苦,社员把他们那里饿死人 说成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彭德怀听了很不悦,于 是又反问马识途:“那几年四川农村情况有那么严重 吗?”马识途说,那几年四川好像比外省更要困难一 些。四川“人民公社”办的食堂比别的省多坚持了几 个月,因此多饿死了一些人。另外,据社员说,那几 年征购粮食征得太多,把他们的口粮弄得没有多少了 ,有的地方征粮简直是翻箱倒柜,整得鸡飞狗跳。有 的地方关系紧张到社员反抗,不得不派武装民兵去镇 压。彭德怀问:“怎么闹得那么严重?”马识途说这 是吃了好大喜功的亏。上面强迫命令,硬往下压指标 ,下面为了争表现,迎合领导,便弄虚作假,谎报产 量,上面就向四川多征购了数十亿斤粮食,向上级说 了大话,就要兑现,不得不把社员的口粮也征购进去 。这样一来,哪有不饿死人的? 说到这里,他们的话题自然就转到“大跃进”搞 浮夸以致庐山会议的事。彭德怀说他在庐山会议上的 发言,是调查了实际情况才说的,他说他哪里想反对 毛主席,只是毛主席想搞快点,他想搞慢点,快慢之 争罢了。没想过问题有那么严重,以致毛主席说他彭 德怀再带兵,他就要上山打游击,话说得那么重,他 还敢说什么?只得认错,结果给他头上戴上一顶“右 倾机会主义”帽子。 马识途说:“你认错,被戴上帽子倒也罢了,却 给四川好多干部也带来一顶‘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 帽子。”彭德怀莫名其妙地看着马识途,等他解开这 个谜。马识途把庐山会议后全国开展捉“右倾机会主 义分子”运动,四川搞了一个特别做法的情况对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