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阳气与疾病/中医点亮生命丛书

人体阳气与疾病/中医点亮生命丛书
作者: 田原|主编:王国辰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6.70
折扣购买: 人体阳气与疾病/中医点亮生命丛书
ISBN: 978780231403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三 从李可开始看病的那天起,他的“客户”,大多是灵石县周边大山里的 村民。每天天不亮,李可就背着药箱穿梭在山林之中,倒是有那么点儿萍踪 侠影的味道,但是李可虽然步伐轻巧,却真的没有学过“水上漂”之类的轻 功,每天几百里的山路,只有一双脚慢慢地量,刚开始不太习惯,天天磨出 水泡,后来,水泡留下的残皮太多,就堆成了茧子,垫在脚底板上,走路就 不疼了。到了病人家里,看好病,亲自给病人熬药,看着病人喝下去才能安 心离开,再奔下一户人家。大山里都是些小村落,有些村与村之间的距离, 如果坐地铁的话,二十几分钟怎么也到了,也不算太远,是不? 山里人穷,几十年过去了,虽然生活有所改善,却还是不富裕,而且他 们的消费水平永远跟不上大医院的脚步,做了CT的钱都够全家人吃半年粮食 了。正常人无法理解,李可医药费收的很少不说,碰到太困难的人家,他还 要帮着垫药费。 长期的穷困,山民们有病都拖着,不到实在撑不下去或者濒近死亡的时 候,绝不会拿粮食钱看病、买药。也正因为这样,李可看的病人中,十个有 九个被勾魂使者把魂魄勾走了一半儿,这样的病人就算送到医院,也是一张 病危通知书就给打发了。到了李可这儿,有些连呼吸、脉搏都停了,就剩胸 口那儿还有一点儿温度,李可一剂破格救心汤下去,愣把人救活了,起死回 生,在李可这儿就不是神话。 什么?破格救心汤是神药?这个问题嘛,还真不好回答,不过有这样一 个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河南一个40多岁的妇女,有个男孩,13岁,生下来后由于脑部受伤,诱 发癫痫,严重的时候一天发作三十到四十次,折腾得孩子命都没了一半儿。 哪次发病当父母的疼得心都碎了。后来听说北京某医院有一种进口新药,可 以治这个病,就大老远带着孩子跑到北京把药买了。医院说,这个药可不安 全,最好住院使用。你说这医院也真有意思,不安全你进它干嘛,用它干嘛 ?这一家人十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名院名医都看得差不多了,哪还有钱住院? 就把药带回旅店给小孩儿吃了。这下可不得了,药刚下去,孩子就突然昏迷 ,四肢冰冷。当妈的一急,把孩子抱回卖药的医院抢救,结果医院也没有办 法。您说这医院愁人不?也是巧了,做母亲的也买了《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 疑难病经验专辑》,想起书上记载的破格救心汤,按大份儿去药店抓了一份 儿,求旅店的人给她找了个电炉子把药熬好,给孩子一点点灌,看能不能醒 过来。当然,这之前,他们完全不知道李可是何许人也,就是看书上记的方 子挺神奇,能治垂死的死,迷迷登登就给孩子喂了。 结局是什么呢?当然是Happy ending,孩子救活了,当妈的那个高兴哟 ,不但把孩子救活了,还有一个附加礼物——小孩儿13年的癫痫再也没有犯 过。 为了答谢恩人,全家人找到出版社的电话,想知道李可的地址,寄些钱 过去。李可知道后,没让出版社说,本来就不富裕的人家,哪能要人家钱, 再说,之前这事儿,李可一点儿也不知道。 这个故事听过后,您觉得这破格救心汤是神药吗? 对于这件事,李可这样说:他一个不懂医的普通老百姓,他不知道这个 药有多厉害(附子达到200克),他糊里糊涂就用了,出了事怎么办?还是应 该有医生临证指导,可惜我们在大问题上不敢糊涂。 嗯那,不敢糊涂,所以遇到要手术时,患者是必须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的,不管多急的病,都要把责任先分清楚。可是分清了又怎么样?病人还是 不知道这个手术应不应该做,切下来那部分有病就治,没病呢?大夫会和蔼 地恭喜你,反正切都切了,大家都安心了。 不敢糊涂,所以许多医生都照本宣科,按照教材和老师教的一步步做, 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书上怎么说,而不是病人需要什么,病人需要什么重要吗 ?出了问题,也跟医生没关,因为他是照着教材做的,而教材不会错。 不敢糊涂,所以有那么一大堆医生,不会给病人用太特别的药,反正小 白鼠们证明有毒副作用的药是一律不会用的,以药物说明书为依据,以治不 好也治不坏为准绳,此乃良医…… 李可呢?糊涂了?也许可能应该是。否则也不可能走那条山路走了几十 年,直到70多岁还要每天奔走于穷乡辟壤给山民们看病,以他的医术和在中 医学界的威望,他完全可以在家里好好休息,等着达官显贵们自动找上门儿 来。要知道,有钱人就算得了个感冒,一位名医给他治好了,他也得扔下个 几千几万地“意思”一下,更别说糖尿病、心脑血管这类富贵病了,贼好赚 !也没必要冒着总被“精明人”讨伐的风险,借每一个采访机会,把自己的 方子全盘托出,就盼着多几个明白人,多几个好中医。 当“精明人”一切向“钱”看时,当“糊涂”的李可把十几万例起死回 生的病例放在我们面前时,是不是会让我们有种奇怪的渴望,渴望精明的医 生不要那么多,都“糊涂”点儿,那老百姓才不会花了钱、遭了罪却仍然没 办法把病治好。 P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