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啃腌萝卜

边走边啃腌萝卜
作者: (日)妹尾河童|译者:蔡明玲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33.00
折扣价: 22.20
折扣购买: 边走边啃腌萝卜
ISBN: 9787108056078

作者简介

蔡明玲,毕业于**淡江大学*文系,游学*本、加拿大,在加拿大知见山**学院研习心理学相关课程,曾翻译漫画、佛教儿童书籍、*本童*协会手册,并为妹尾河童《窥视厕所》译者之一。 妹尾河童,*本当代具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家,1930年生于神户,1954年因舞台设计而崭露头角,此后活跃于戏剧、歌剧、芭蕾舞、音乐剧、电视等青海艺术领域,曾获“纪伊国屋演剧”、“山多利音乐”、“艺术祭**”、“兵库县文化”等众多奖项。

内容简介

自昭和四十四年(1969)起,网走监狱主要收容被 “归类”为“适合野外作业”、刑期未满八年的累犯 服刑人。就连砖墙围绕的主狱,每天都有三分之一服 刑人到墙外从事各项作业,然后再从中选出部分派到 农场,所以才会出现服刑人独自驾驶卡车的情况。 这次没下雪,可以清楚看见起伏的山丘、广阔的 农场和山峦。 这里的作业很有北海道的感觉。从山林的采伐、 畜牧或挤牛乳,到栽**铃薯、甜菜、玉米、蔬菜, 甚至腌萝卜用的白萝卜,都是由服刑人亲自动手。 农场正门虽然也是铁栅栏,但不像主狱的大门那 样威严肃穆。 我想一探究竟的腌萝卜木桶放在服刑人房舍后头 的仓库里。这座仓库建于明治二十九年(1**6),原本 是监房。 一打开门,就发散出一股特有的气味,取而代之 照进的光线中浮现五个古老的大木桶。农场的高桥一 郎处置股长详细说明了正统的腌制法。 “酱菜还是得用木桶腌。水泥槽会渗出杂沫。 “我们用的是一直到11月上旬都能采收的青首萝 卜。先用盐大略腌过, 比例是60公斤的盐兑3000公 斤的萝卜(约三千根)。古老做法是先晒干萝卜,但现 在量实在太多,替代方法是用盐一口气除去水分。两 个星期左右会有大量水分溢出木桶。这时试吃下,斟 酌正式腌制阶段的盐分。正式腌的时候需要90公斤盐 ,米糠同样也是90公斤。” 高桥先生指着柱子上用墨汁写着的数字说道: “这是以前腌制方法的记录,我来了以后把盐量 减了两成,米糠则增加五成。古老的腌萝卜法首重长 期储存,所以盐加得很多。就算一般家庭也有所谓的 两年渍或三年渍。”据说吃起来比现在的咸得多。 “萝卜腌多久*好吃?” “在这里是腌后的第三个月。像这样酌量增减盐 分,一直腌到5月上旬,开始采收夏季蔬菜的时候, 恰好吃完。 “整年都吃腌萝卜会腻,有时会改腌小黄瓜或茄 子、白菜,或者韩国泡菜,要有变化。蔬菜还是新鲜 的好吃。” “压在泡菜上的大石头也是天然的比水泥的好吗 ?” “好像是。跟桶子的情况一样,水泥被盐分侵蚀 后会剥落,出现裂缝。天然的石头大小略有不同,但 平均在十公斤。每个桶子压上十个,开始拿出酱菜来 吃之后,石头的数量便逐渐减少,要说什么秘诀,就 这个了。还有就是盖子一定要盖好。 “我们只用白萝卜、盐和米糠,除此之外一概不 加。砂糖之类的材料太耗钱,所以不用,但为了做出 美味的腌萝卜,就算麻烦也要一步一步照着来。 “我的方法是乡下人的腌法,**凭直觉,实在 不好意思。” 高桥先生很害羞地这么说,但我明白这里的腌萝 卜之所以好吃,*不只是用木桶腌制的缘故。 话说回来,再怎么好吃,也不是想吃多少就能吃 多少。毕竟这是“监狱里的腌萝卜”,严酷的事实摆 在眼前。 我向法务省矫正局作业课询问全国各地监狱的腌 萝卜供应情况。 “九成的监狱是配给服刑人每人一份腌萝卜。” 理由是,“首先是为了避免分配不公,其次则是 要让服刑人清楚了解‘一人只有一份’的道理。 “讨厌腌萝卜或不想吃的人留着也无妨,但多出 来的不能给别人,当然也不准向别人要。即使是一小 块腌萝卜,也不许有借贷或赠予,以防止服刑人之间 形成权力关系。 “不只腌萝卜,监狱里的食、衣、住都没有自由 可言。这些限制自由的做法就是所谓的‘执行刑期’ 。” 听说和以前相比,现在监狱的待遇已经改善很多 。但是连“多吃一块腌萝卜”的**都不得满足。 因为监狱的腌萝卜,我重新思索自由的意义,突 然发现一件事。 一般社会上,就算菜色再贫乏,大伙儿在餐桌上 也很自然会彼此让菜或夹别人的菜来吃……“一起分 着吃”,“把想吃的东西塞满嘴”。 P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