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全译(上中下)

左传全译(上中下)
作者: 王守谦 金秀珍 王凤春 译注
出版社: 贵州人民
原售价: 295.00
折扣价: 165.20
折扣购买: 左传全译(上中下)
ISBN: 9787221169785

作者简介

王守谦,男,辽宁省盖县人,1925年生,就读于国立东北大学教育系和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3年毕业,曾任四平师范学院(现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室和教研室主任;出版过《左传选译注》《左传全译》《战国策全译》《诗经评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左传全译》和《战国策全译》均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内容简介

原文 惠公元妃孟子①。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②。宋 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③,曰“为鲁夫人”, 故仲子归于我④。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隐公立而奉之⑤。 注释 ①惠公:鲁隐公之父,在位四十六年。陆德明《经典释文》: “惠公名不皇。”元妃:又作元配,第一次所娶的正夫人。孟 子:孟是排行老大;子为宋国女,宋国为子姓,故称孟子。 ②继室:此指续娶,不能视为正室夫人。声子:孟子的侄 娣。杜预注:“声,谥也,盖孟子之姪娣也。诸侯始娶,则 同姓之国以侄娣媵。元妃死则次妃摄治内事,犹不得称夫 人,故谓之继室。”隐公:名息姑,鲁惠公继室之子,桓公年 幼,因此立他为太子即位,在位十一年。 ③宋武公:名司空,宋穆公之父。在位六年。仲子:也是以排行冠姓上而命名的。文:字。 ④归:女子出嫁。我:指鲁国。按:《春秋》《左传》的编者都是鲁国人,故都以鲁国的纪元编年的,并称鲁国为“我”,称 鲁君为“公”。 ⑤桓公:名允,鲁惠公之子,隐公之弟,在位十八年。薨(hōng):周代称诸侯死为薨。奉之:奉戴鲁桓公。 译文 惠公的第一夫人是孟子。孟子死,续娶了声子,生了鲁隐公。宋武公生了女儿仲子,仲子生下来就有字在她的手心上,说“为鲁夫人”,所以仲子嫁给我君。生了桓公而惠公就死了,因此隐公摄位而奉戴桓公。 ★为什么您的书架上不能没有左传》? 1.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三传”之一 儒家“十三经”是指儒家的十三部经典,地位尊崇,影响深广。 《左传》是儒家“五经”之一,是一部以记事为主的编年体著作,由孔子修订,记事谨严而过于简略,所以有了解经的“春秋三传”。但尤属《左传》影响最大。 2.史学的权威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简史,而《左传》才是编年史的正式完成。 《左传》记事丰富,取材广泛,叙事有系统。司马迁作《史记》,大量采用《左传》内容。《史记》纪传体的创立,与《左传》也不无关系。 不读《左传》就不能了解春秋历史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春秋》编写而成,记录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间东周各国的历史,共18万字,是研究先秦历史文化的基本文献。 3.文学的权威 注重剪裁史料,善于敷演故事 《春秋》原文只有一句,《左传》故事近两千字 《左传》将其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且增加了“母亲偏爱”“庄公设计”“黄泉相见”等戏剧化的情节,使故事一波三折,充满趣味。 精通形象塑造,人物生动鲜活 《左传》中有几千个人物形象,从天子、诸侯、大夫、将相、学者,到商贾、倡优、役人、盗贼、侠勇,形形色色,各具风格。 语言简洁准确,注意细致描幕 人物对话个性鲜明,外交辞令或委婉含蓄,或针锋相对,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左传》中的成语、名言警句有很多,比如“一鼓作气”“唇亡齿寒”“多行不义必自毙”等。 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宝库,入选中学生语文课本 《左传》丰富的故事,多彩的人物,作为重要的创作素材为后代的小说、戏曲所利用。 《左传》是中高考语文试卷的文言题库,其中的名篇《曹刿论战》还入选部编版中学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