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28.52
折扣购买: 重来也不会好过现在(成年人的哲学指南)
ISBN: 9787559818980
Chapter 1 这就是全部?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ft Mill)的早年 生活足够卓越,却也十分悲惨。他出生于1806年,父亲詹 姆斯·密尔(James Mill)是苏格兰著名的历史学家、政 治经济学家和哲学家。詹姆斯是功利主义先驱杰里米·边 沁(Jeremyy Bentham)的追随者。边沁有句声名狼藉的 名言:“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衡量对错的尺度。”忘却 历史,抛开传统:公共机构必须服务于受它们影响的每一 个人的利益。任何不能让人们更幸福的事物,必须做出改 变。 詹姆斯·密尔在1808年结识了边沁,并迅速成为边沁 的拥趸。那时候,他的儿子约翰还不到两岁,但约翰的非 凡人生就此起步。按照“好事始于家门”的原则,詹姆斯 ·密尔亲自为儿子设计了教育规划,要把儿子培养成为最 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奋斗的人,让世界因他而不同的人。这 次试验用以赛亚·伯林的话来说,取得了“骇人的成功” 。称其成功,是因为约翰‘密尔由此成为19世纪最有影响 力的英国哲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称其骇人,则是因为他 早年的茕茕孑立、与世隔绝。密尔被禁止与其他孩子交往 ,同时以惊人的步调接受教育:3岁学希腊语,7岁读柏拉 图,8岁学拉丁语,11岁读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少年时期学习逻辑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和法学,接 着在15岁时学习边沁的理论和哲学。到了20岁,约翰’密 尔已经成为了不起的思想家,父亲的得意之子,却遭遇了 精神崩溃。 在这样一本关于中年危机的书里讨论密尔,并尝试从 他的经历中挖掘经验看上去有悖常理。他在《约翰·密尔 自传》(Autobiography)中回忆,自己精神崩溃时还十 分年轻。如同他在其他方面的经历一样,密尔经历的精神 危机也是过早的。他的危机也可能是你面临的,是坚持哲 学思考的典型。密尔试图去分析自己从崩溃到痊愈的经过 ,并为道德哲学提炼经验教训:我遵循的也是这一方法。 同时我得承认,密尔的一些遭遇并不只发生在中年。 我们在这里分析密尔的不幸,实际相当于参加哲学伦理学 速成班,好为本书余下的内容做好铺垫。我们将探索什么 是幸福的本质,以及怎样追求幸福;我们将把中年危机拿 来与跌入虚无主义的更彻底的崩溃做一番对比,我们将分 析人类活动中不同类型的价值;而后,我们将在密尔的危 机中找到可资借鉴的东西。我们可能不会拥有他那样的童 年,但也许我们曾因为工作和生活的重压以及被塞得满满 当当的时间发过牢骚,也曾自问,这就是生活的全部了吗 ?在下文中,我们将在密尔的帮助下着手回答这个问题。 密尔的叙事富有感染力,还有一个不祥的开头。他以 荒凉和晦暗的笔触记录下自己的伤痛: 我陷入了神经麻痹状态,可能每个人偶尔都曾遇到过 ;我对享乐或愉悦的刺激失去了兴趣;快乐的事情曾带给 我好心情,现在也枯燥乏味或平淡无奇……在如此情绪下 ,我不禁直问自己:“假如你人生的全部目标都实现了, 你所追求的制度与观念变革都将立即生效:你会因此获得 巨大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吗?”一个难以压制的自我意识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