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力(处变的修养精装版)(精)

定力(处变的修养精装版)(精)
作者: 志辉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定力(处变的修养精装版)(精)
ISBN: 9787519503383

作者简介

志辉,学者,畅销书撰稿人,对中国哲学有着独特的研究和感悟。写作题材广泛,善于将高深的学问通俗大众化,将自己丰富的阅历和人生感悟付诸笔端。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极重大之时,沉 得住便是静者 事有大小,静为常态。 沉住气性,在烦琐之中钻研 出学问,重大之时修炼出气 度,才能不痴不妄。人生之 静,并非生活如一潭死水, 不起波澜,而是静心忍性, 在磨难中提取智慧,使自身 达到自如的境界。一双慧眼 ,一颗慧心,自可化厄运为 幸运,于绝境处觅得转机。 人生如处荆棘丛林,静 则不伤 一次,庄子与一位君王 谈话时,看到一只猴子在树 林间跳跃。君王对庄子说: “您瞧这只猴子身手灵活, 在树林之中游玩,多么自在 ,多么开心。” 庄子看着那只不断跳跃 的猴子,笑着对君王说:“ 这猴子现在虽然开心,但如 果有一天,它误入荆棘丛中 ,就算有再灵活的身手,也 一筹莫展。” 智者曾说:“人生在世, 如身处荆棘丛林。”这句话 说得真好,形象贴切,让人 感同身受。有时候,我们也 会觉得自己像庄子口中的猴 子,身在荆棘丛中,有一身 本领也无法施展。然而,智 者又说:“心不动则人不妄 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 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 ,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可见,一个人之所以会 痛苦,并非源自他的经历, 而是心境。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历经 苦难的历程。曾有哲人这样 评价婴儿的啼哭:“因为他 从此离开母体的呵护,独自 一人在这世间漂泊,要忍受 种种痛苦与煎熬,他怎么会 不哭呢?”是的,在人生的 道路上,没有人能够一帆风 顺,成长的每一步都伴随着 困境与伤痛,这些伤痛甚至 会变成心灵的划痕,留下大 大小小的伤疤,任谁也避免 不了。 生活在都市中的现代人 ,特别是那些为生计奔波的 人,更加理解“苦”的含义。 忙碌的工作、巨大的生存压 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他 们的内心日渐疲乏,好像每 一天都生活在焦虑与失望中 。焦虑,是因为压力得不到 合理疏解,思虑越来越重; 失望,是因为理想与现实差 距过大,对自己、对他人、 对环境产生了不满。 那么,当深陷焦虑与失 望中时,该如何有效地疏解 呢?心病还需心药医,但这 份心药不能依靠他人,因为 他人不是你,他人只能按照 他的思维方式来帮你出主意 ,那主意也许好,却未必适 合你。环境从不迁就任何人 ,人只有适应环境才能更好 地生存。而你需要自己领悟 生存的智慧:尘世喧嚣,气 静人则平,神静人自清,心 静人则悟。 有位禅师,云游四方, 最后回到出家的寺院。他每 天都会坐在大殿里通宵打坐 。 这一天,寺里发现功德 箱少了一大笔钱。大伙都说 ,昨夜并没有人进入大殿, 一定是打坐的禅师偷走了这 笔钱。 面对众人的指责,禅师 并不解释,也拿不出那笔钱 。大家认定他就是小偷,每 天都对他投以鄙夷的目光。 而禅师却心平气和,照常打 坐,没有流露出半点不满。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个月 ,出去办事的住持回到寺院 ,听说这件事后连忙说:“ 那笔钱是我拿走的,你们冤 枉他了!”众人连忙去向禅 师道歉,他们都说:“在这 样的怀疑下竟然能做到不慌 张,以一颗平常心生活,这 才是真正的修为和境界!” 在别人不相信你的时候 ,任何解释都是徒劳的。别 让旁人的猜测伤害你的内心 ,以淡定的心态对待是是非 非,这就是“静者不伤”。 心静,就是心中没有妄 念,没有不合时宜的冲动, 自然不会草率行动。心静者 深知三思而后行的重要,他 们在面临困境时,能够容忍 误解与困苦,这并非逆来顺 受,而是积蓄后劲,等待时 机,扭转局面。P5-7 对文化生命而言,定力就是用精湛技法和无比耐力,化腐朽为神奇;对个人生命而言,定力就是一场人生路上的考试,坐得住便赢,坐不住会输。 定力和能力是精神上的“钙”,也是修炼静气的“压舱石”,做好工作的“保险杠”。有了定力和能力,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困难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从容不迫,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