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读懂经济学(最新升级版)

三天读懂经济学(最新升级版)
作者: 大众财经图书中心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8.70
折扣购买: 三天读懂经济学(最新升级版)
ISBN: 978750937412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1节 经济和经济学 经济,在绝大部分人看来,是一个极度刻板无趣 的字眼。它甚至比政治还要无聊,比数学还要枯燥。 人们至少可以在前者中找到拟人化的国际关系,后者 也可以演化出一些稍具趣味的智力游戏。而经济,在 大多数人眼中,就是一座座生产中的工厂和不知所云 的商业数据的机械组合。 奇妙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枯燥无味的事物,却能 够让很多人在他们人生中的某个阶段对其产生强烈的 兴趣,以至于深深地陷入其中,对经济运行产生的现 象及其背后的原理和方式孜孜以求。 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促使这些人如此热情地关 注经济,似乎它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无聊? 说来奇怪,尽管经济本身并不为感性的世人所待 见,但研究经济运行规律的专门科学——经济学却是 极为生动而有趣的。这点在人们更多地关注过西方经 济学之后可以体会得更为明显。事实上,生活中几乎 所有表面上看起来无趣的事物,一旦从其内部规律着 眼,探究者们都会收获一番趣味盎然的旅程。客观事 物的内在规律,是奇妙的物质世界赐予众生的宝贵财 富。这些无价之宝,在人们与生俱来的求知欲和智慧 之光的照映之下,对人性散发出强烈的本能的吸引。 更重要的是,经济学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 们对经济运行规律的好奇心。掌握并运用其中的各种 知识,可以确定无疑地帮助人们在经济体系中获得更 好的结果。因此,对经济学的了解,对经济社会中的 所有人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本书是一本经济学普及 读物,能够抽暇浏览本书的读者,几乎毫无疑问地必 然身处经济的海洋之中,从本书中也必有所获。下面 我们就开始从经济学的本源讲起,为读者一步步地揭 开这门有着神秘力量的学问的面纱。 为经济正名 虽然本书重点关注的是经济的运行规律——经济 学,但是很显然,经济学也是建立在“经济”这个概 念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经济 。 有人将经济定义为:一定范围(国家、区域)内, 组织一切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活动与关系的系统 之总称。这种定义是否合理呢? 我们不妨从词源人手来定义经济一词。经济一词 的英文为economy。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希腊文中的 oikonomos,即“管家”。而oikonomos又是从 oikos(房子)和nemein(管理)两个词演化而来的。从 经济词源人手,我们能够得到它的原始定义:特定范 围内的事务管理。当这个特定范围被限定在一个家庭 之内的时候,它就变成“家庭管理”;随着这个领域 的不断扩大,我们将得到“企业管理”“国家管理” 乃至于“国际事务管理”这些不同级别的定义外延。 目前人们所普遍认为的经济的内涵——经济体制 和经济活动可以认为是经济原始的管理属性的延伸, 但这并不意味着后来者可以替代这个概念的原始定位 。 经济学和经济学分类 既然经济是对特定区域内的事务进行管理的行为 ,那么经济学自然就是一门对这种管理行为的认识、 判断和指导的科学了。其中对管理行为的认识本身, 是对经济规律的探究,属实证经济学范畴;而判断管 理行为的正误和对管理行为的指导方面,则被称为规 范经济学。 就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关系来讲,前者可 以被视为是后者的基础。因为没有实证经济学对经济 规律的探究,规范经济学也就无法对经济进行正确的 判断和指导。 上述分类方式只是经济学的分类方式之一。事实 上宏观、微观分类法更为大众所熟悉。人们把个人和 人群层面的事务管理称为微观经济学;把国家层面的 事务管理称为宏观经济学。当然,国家事务管理在本 质上仍然是关于某个大型人群的事务管理。只是鉴于 政府、政治在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国家不同于普通经 济体,因此才被专门提出成立为一个单独的分类。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 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 经济学领域。有了“宏观”经济的概念以后,此前一 直受到更多关注的传统研究方向——定价理论、供需 理论等自然被冠以了与之相对的“微观”之名。 亚当·斯密于其著作《国富论》中讨论了一个国 家经济成长的原因与条件。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大萧条之后,凯恩斯(1883-1946年)在1936年发表了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为《通论》), 而这也代表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开始。(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