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领导方略/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

曾国藩领导方略/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
作者: 曾国藩
出版社: 湖南人民
原售价: 38.80
折扣价: 36.20
折扣购买: 曾国藩领导方略/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
ISBN: 978754389772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同治六年正月初四与澄弟书中说:“吾家现虽鼎 盛,不可忘寒士家风 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 以早起为首。吾则不 忘蒋市街卖菜篮情景,弟则不忘竹山坳拖碑车情景。 昔日苦况,安知异日 不再尝之?自知谨慎矣。” (6)若罢官归家,衣服均分,书籍公存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中说:“我 仕宦十余年,现在京 寓所有,惟衣服、书籍二者。衣服则当差者必不可少 ,书籍则我生平嗜好 在此,是以二物略多。将来我罢官归家,我夫妇所有 之衣服,则与五兄弟 拈阄均分。我所办之书籍,则存贮利见斋中,兄弟与 后辈皆不得私取一 本。除此二者,余断不别存一物以为宦囊,~丝一粟 不以自私,此又我待 兄弟素志也。” 在廉俭方面,曾氏是这样说,这样想,也是这样 做的。这方面的事例 不少。 曾氏终身过着清淡的生活,他早起晚睡,布衣粗 食,死守寒素家风。 吃饭,每餐仅一荤,非客至,不增一荤。他30岁生日 时,缝了一件青缎马 褂,平时舍不得穿,只逢喜庆或新年时才穿上,这件 衣服到他死的时候, 还跟新的一样。赵烈文在日记中曾记载了曾国藩关于 “食单”的一段 对话: “材官持一纸示师,师颔之。顾余曰:‘此何物 ?足下猜之。,余谢不 敏。师曰:‘此吾之食单也。每餐二肴,一大碗,一 小碗,三簌,凡五品, 不为丰,然必定之隔宿。’余称佩佑德,因曰:‘在 师署中久,未见常馔中 有鸡鹜(即鸭),亦食火腿否?’师曰:‘无之。往时 人送皆不受,今成风 气,久不见人馈送矣。即绍兴酒亦每斤零沽。’余曰 :‘大清二百年,不可 无此总督衙门。’师曰:‘君他日撰吾墓铭,皆作料 也。’相笑而罢。” 五位兄弟成家之后,人口增多,弟弟们新建了不 少房子,曾国藩很不 高兴。后来在外带兵的国荃弟更是在家乡修建了华丽 的“新大夫第”,他 阻止无效,就发誓此生此世决不踏入“新大夫第”半 步。后来他果真没有 踏人新屋一步,卒于任所。 同治年间,曾国藩已位列三公。有一天,部下李 翥汉说,他依照李希 帅的样式打了一把银壶,可以用来炖人参,煮燕窝, 花了八两白银。曾听 后愧疚不已,认为“小民皆食草根,官员亦多穷困, 而吾居高位,骄奢若 此,且盗廉俭之虚名,惭愧何地!” 一次,魁时若将军与曾氏谈心,说他家四代都是 一品大官,而他家的 妇女并没有穿戴绸缎软料。这给他很大的震动,此后 他对自己和家人的要 求更严格了。 任两江总督时,曾氏曾巡视扬州一带,扬州盐商 因总督至,特备盛 宴,山珍海味,罗列满桌,曾氏仅就面前所设数菜, 稍食而已,事后对人 说:“一食千金,吾不忍食,且不忍睹。”在南京城 里,现在仍遗留一种 “风俗”,老人们早餐时仅吃开水泡饭一碗,不得多 吃。问之,则说这是曾 围藩之遗规。 曾氏晚年移居到经过翻修的总督衙署,一天,他 到衙署西边的花园游 览,见花园正在翻修之中,工人们忙个不停。游览之 后,他在当天的日记 中写道:“偶一观玩,深愧居处太崇,享用太过。” 这是他逝世前两个月的 最后一次游览。如此廉俭的总督,天下能有几人? 曾氏崇尚廉俭,但也重人情味,也有受人礼物的 时候。据他女儿崇德 老人说,曾国藩无论官做得多大,“署中没有敢以苞 苴进者”,他的夫人 “无珍玩之饰”。崇德老人回忆说,曾家只有一次收 受别人的礼,是提督黄 翼升的夫人进献的。 黄翼升是长沙人,少年时是孤儿,初以“材官” 隶属于曾氏部下。曾 国藩建立水师时,黄立了大功,是曾的四大心腹之一 。组建淮扬水师时, 黄翼升任统带,成为李鸿章的得力助手。后来,曾氏 想调黄部离开苏南, 回归曾氏旗下,13次与李鸿章往来信函,商议此事, 李都一口拒绝。由于 黄“性素宽和”,受将士拥戴,曾氏一定要把这位爱 将调回。李鸿章也说 黄“厚道热肠,为武人中第一流,为平吴第一功臣, 为沪军第一苦人”, 所以坚决不给,一时曾李关系十分紧张。 这时出现的“夫人”外交,给曾李解了围。 当时曾李黄三方都处于尴尬的境地,于是黄的夫 人出来调和,一定要 奉曾国藩的夫人为义母。一天,正好是曾夫人生辰, 黄夫人带着翡翠钏一 双,明珠一粒,纺绸帐一面来贺寿,当堂拜曾夫人为 义母。大庭广众之 下,曾夫人不好不给面子,也就答应将黄夫人收为干 女儿。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