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54
折扣购买: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上下2021升级版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用书)
ISBN: 9787519252335
中公教育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研究中心 中公教育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研究中心,是中公教育旗下研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部门,汇聚了数十位知名的辅导与研究者,本着“学员第一”的理念坚持紧扣考试自主研发。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根据最新修订的考试大纲,本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视角,第二部分是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第三部分是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第四部分是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表1-1-1 2016—2021年真题考点分布表 年份 真题(题型)示例 考点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第二题第一问(案例分析题) 行动系统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考点精讲1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概述及其基本视角 一、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概述 (一)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含义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和总结,是对助人过程一般规律的认识,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基本指引,是从社会工作实务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系统,具有相对固定性和普遍适用性。 (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1.运用方法的综合性和价值观的整合性 社会工作实务中运用的知识和方法具有综合性,这些知识和方法来自学科优秀实践成果。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具有整合性,在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中强调参与、接纳、个别化等社会工作价值观,强调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运用。 2.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的阶段化 通用过程模式分为前后逻辑相连接的六个阶段,分别是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阶段不同,主要任务也有所不同。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上一个阶段任务完成不佳,会影响到下一个阶段服务的效果。 (三)助人过程是一个结构化的实务过程 1.助人关系的建立是一个过程 助人关系是实现服务目标的基石,只有当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建立了专业的、合作的、伙伴式的助人关系,服务对象的改变意愿和求助意愿才会更强,社会工作者才有可能通过服务改变服务对象的态度和行为,进而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 2.改变是一种主动和自发的过程 服务对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思想层面、内部层面转变自身价值观,才能够使改变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且这种改变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由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 (四)运用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要考虑的三大因素 1.助人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 面对有特殊事项需要紧急处理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要遵循“生命至上”的原则,进行危机干预;面对服务对象需求与机构服务不匹配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在接案之后要进行转介。一般情况下,社会工作服务会按照通用过程模式逐步进行,但是遇到上述的特殊情况时,也要灵活处理。 2.工作过程是螺旋式、上升式的 问题的复杂性、动态发展性和服务对象的自身原因等会导致工作过程倒退,但是由于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整个工作过程是呈螺旋式、上升式的发展。 3.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只是给社会工作者提供工作方向和重要信息的提示和引导。在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也可用其他工作方法及时弥补通用过程模式的不足。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视角 (一)整合视角 1.全人服务观 全人服务观强调将个人问题与群体和社区问题相联系,个人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群体和社区问题的解决,个人是系统中的人,不能被割裂看待。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不能因为使用个案工作方法而忽视服务对象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系统要素,要采取全人服务观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2.结构化的规范性实务活动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总结提炼前人在助人过程中采用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元素,并将这些元素有机整合,形成结构化、规范化的助人程序。运用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可以摒弃因工作方法割裂、服务对象需求和问题割裂而造成的弊端。 3.社会工作者的通才能力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假定社会工作者运用问题解决程序和方法进行实务活动,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要采用整合与综融的社会工作方法,要与不同系统开展工作,要在多个领域学有所长。 ?整合与综融的社会工作方法 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强调社会工作者既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直接服务,也能够进行组织管理、政策倡导和促进社会变迁等工作。 综融的社会工作方法指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工作方法,将各个工作方法进行有机融合。例如,在进行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活动设计时,既有针对农民工及其家庭个别化需求的个案工作,也有内容丰富的小组活动,还有依托社区、学校开展的社区活动。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包括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 考点精讲2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其焦点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 社会工作者要知晓并学会运用“人在情境中”的交互视角,在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要与服务对象的家庭、社区、邻里等社会网络一同工作,既要掌握微观的工作技巧,也要运用宏观的政策倡导,综合多种方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互动,增加服务对象对环境的积极反馈,通过改善环境为服务对象改变提供助力。 考点精讲3 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含义 系统是社会系统内部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是一个多元素构成的复合体,元素之间有可识别的边界,也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强调超出服务对象自身问题来评估他们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重点 表1-1-2 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重点 三个强调 理解 强调人的完整性和整体性 环境中的人是完整的人,社会工作者要将服务对象放在所处的环境中看待 强调社会系统对人的 塑造作用 社会系统尤其是家庭系统对人的塑造和影响很重要,主要的社会系统有家庭、群体、组织、社区等 强调运用社会资源 通过运用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 三、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特点 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取向是动态的,因为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是会变化的,所以要对其进行动态评估。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取向是纵横相交的。纵向要考虑问题的处理流程和阶段性步骤,横向要考虑与服务对象问题相关的所有层面。 系统视角下对服务对象问题成因的评估不再局限于个人视角和传统的疾病医疗模式,而是将人放在其所处的环境中进行分析。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评估除分析评估环境外,还涉及对微观、中观、宏观各个层面的环境运作情况进行评估。 考点精讲4 生态系统理论 一、生态系统理论下社会工作评估的核心概念 生态系统的核心概念有生命周期、胜任能力、人际关联、适应力、角色、滋养性环境、生态地位(地位、栖息地)。 图1-1-1 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 二、生态系统运作流程 (一)生命周期、生态地位 生态系统中各个核心概念的运作流程:人在出生、成长、成熟、衰退、死亡的过程中,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在人的一生中,生态环境对人有一定的角色期待,人想要获得环境中的生态地位(地位、栖息地),就要通过三大能力做出符合社会角色期待的行为。 (二)滋养性环境 能为个体成长和发展提供资源的滋养性环境要比缺乏资源的非滋养性环境更友善,所以,社会工作者在增强服务对象控制环境能力的同时,也要为服务对象构建滋养性环境。 (三)角色 角色是存在于社会空间系统下的一种社会层面的互惠性的角色期待,社会层面的个人角色期待受到个案感受、情感和信念等多方面的影响。 三、三大能力 三大能力包括胜任能力、人际关联、适应力。 胜任能力是通过个人与环境的成功交流而建立的个人掌控环境的能力,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动员环境资源和社会支持的能力。 人际关联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与他人联系而建立关系的能力,人可以通过人际关联在生命周期中发展出各种互惠性的照顾关系。 适应力是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反应从而达到最佳调和度的能力。当人与环境良好地适应时,就是一种高调和度;当人与环境不能良好适应或无法适应时,就是一种低调和度。 考点精讲5 优势视角理论 一、优势视角下的实务特点和重点 (一)优势视角下的实务特点 优势视角强调非疾病假设。传统社会工作从疾病和问题视角去看待服务对象,优势视角理论用非疾病视角去看待服务对象,强调社会工作的任何过程都要重视服务对象的优势。社会工作者不仅要能够看到服务对象的优势,还要帮助服务对象发掘自身优势,并教会服务对象运用自身优势。优势视角吸纳了生态系统理论,强调整合性干预服务,强调整体与完整,在社会工作服务的全过程给予服务对象足够的关注。 (二)优势视角下的实务重点 每个服务对象都具有优势,优势包括服务对象内在和外在的资源,个人、小组、社区和社会环境都充满了优势和资源。社会工作者要假定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认真对待服务对象的抱负。只有与服务对象协作才能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服务。创伤和疾病是伤害,也是挑战,更是服务对象转变的契机和机会。 二、优势视角的主要概念 表1-1-3 优势视角的主要概念 主要概念 理解 优势 任何事物都是有优势的,当人的内在优势和资源不能帮助其战胜困难时,他就需要从环境中获得对自己有益的某些东西。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人也能磨炼品质、激发潜能 增强权能 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还要提升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员资格 成员资格是一种参与的机会和责任,保证成员资格是实现增强权能的第一步,服务对象成为成员之后才能获得该类成员的自尊和责任 抗逆力 抗逆力是一种即使深陷困境,也不会退缩,反而会积极适应的品质 治愈和整合 人通过对自我机体、心理的整合,可以充分调动身体与心灵的机制,从而达到自我治愈 对话与合作 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需要与其他人有联系,通过对话达到联系的目的,通过合作创造共同的利益 悬置怀疑 社会工作者要 《2022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用书?社会工作实务(中级)》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考点精讲”,下册“考点精练”。上册“考点精讲”是按照最新考试大纲对考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下册“考点精练”主要是对应章的练习题目。考生可以按照“考点精讲”的脉络学习各个知识点后,再按照“考点精练”的题目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全书编排是采用考点大通排的方式,力求对每个知识点进行重点标记,帮助考生明晰命题方向,更好的掌握相关理论。全书内容较多,考生要认真研读全书内容,争取做到脑中有知识,心中有框架。掌握每章的思路及重难点,形成自己的“知识树”,顺利通过考试。在复习的冲刺阶段,建议购买社会工作历年真题及模拟试卷配合复习,查漏补缺,顺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