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人生(精)

自然与人生(精)
作者: (日)德富芦花|责编:陈斌|译者:陈德文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自然与人生(精)
ISBN: 9787567598676

作者简介

德富芦花(1868-1927),日本近代著名社会派小说家,散文家,生于熊本县。少年时受自由民权运动熏陶。1885年皈依基督教,1898发表小说《不如归》而闻名。1903年震动文坛的长篇小说《黑潮》,揭露明治政府的昏聩和专横暴虐。1907年去耶路撒冷朝圣,回国时专程去拜见托尔斯泰。归国后在东京郊外实践了晴耕雨读的生活。写下的随笔集《蚯蚓的梦呓》。

内容简介

面对自然的五分钟 我们的这种生活,虽然远离尘嚣,却可以听树木的谈 话,溪中的流水便是大好的文章,一石之微,也暗寓着教 训;每一件事物中间,都可以找到些益处来。 ——莎士比亚 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明治三十一年一月记) 请有心人看一看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午前六时过后,就站在逗子的海滨眺望吧。眼前是水 雾浩荡的相模滩。滩的尽头,沿水平线可以看到微暗的蓝 色。若在北端望不见相同蓝色的富士,那你也许不知道它 正潜隐于足柄、箱根、伊豆等群山的一抹蓝色之中呢。 海,山,仍在沉睡。 唯有一抹蔷薇色的光,低低浮在富士峰巅,左右横斜 着。忍着寒冷,再站着看一会儿吧。你会看到这蔷薇色的 光,一秒一秒,沿着富士之巅向下爬动。一丈,五尺,三 尺,一尺,而至于一寸。 富士这才从熟睡中醒来。 它现在醒了。看吧,山峰东面的一角,变成蔷薇色 了。 看吧,请不要眨一下眼睛。富士山巅的红霞,眼看将 富士黎明前的暗影驱赶下来了。一分,——两分,——肩 头,——胸前。看吧,那伫立于天边的珊瑚般的富士,那 桃红溢香的雪肤,整座山变得玲珑剔透了。 富士于薄红中醒来。请将眼睛下移。红霞早已罩在最 北面的大山顶上了。接着,很快波及到足柄山,又转移到 箱根山。看吧,黎明正脚步匆匆追赶着黑夜。红追而蓝 奔,伊豆的连山早已一派桃红。 当黎明红色的脚步越过伊豆山脉南端的天城山的时 候,请把你的眼睛转回富士山下吧。你会看到紫色的江之 岛一带,忽而有两三点金帆,闪闪烁烁。 海已经醒了。 你若伫立良久仍然毫无倦意,那就再看看江之岛对面 的腰越岬赫然苏醒的情景吧。接着再看看小坪岬。还可以 再站一会儿,当面前映着你颀长的身影的时候,你会看到 相模滩水气渐收,海光一碧,波明如镜。此时,抬眼仰 望,群山退了红妆,天由鹅黄变成淡蓝。白雪富士,高倚 晴空。 啊,请有心人看一看此刻的富士的黎明。 大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人们面对河川的感情,确乎尽为这两句话所道破。诗 人千百言,终不及夫子这句口头语。 海确乎宽大,静寂时如慈母的胸怀。一旦震怒,令人 想起上帝的怒气。然而,“大江日夜流”的气势及意味, 在海里却是见不着的。 不妨站在一条大河的岸边,看一看那泱泱的河水,无 声无息,静静地,无限流淌的情景吧。“逝者如斯夫”, 想想那从亿万年之前一直到亿万年之后,源源不绝,永远 奔流的河水吧。啊,白帆眼见着驶来了……从面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