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地上地下
ISBN: 9787539665887
舅甥 明末清初。 六安城里有一条小巷,名叫“花井栏巷”。巷里住着 七八户人家。 花井栏巷跟六安城里其他小巷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是 这条小巷的居民都操着湖南一带的口音,一张口就让人知 道不是当地人;二是这几户人家白日里基本上都是关门闭 户的,整条小巷很少有人进出走动。可到了夜间,这里进 进出出的人反倒多了,有的人还肩挎背扛地带着一些家伙 什,行色匆匆,神秘兮兮的。一开始大伙儿也不知道他们 是做什么的,后来日子长了,慢慢地便了解到原来这几户 人家是做“倒斗子”营生的。“倒斗子”是行话,也就是 盗墓的意思。干这一行的在他们湖南老家有个俗称,叫作 “土夫子”。 倒斗子这活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且一旦做 起来坑上坑下的需要配合接应,一个人肯定是做不了的, 需要一个班子(现在叫“团伙”)。但这一行又是个犯法 的营生,人多了嘴就杂,容易坏事。所以一般来说,做这 行的一个班子的人数在二至四人之间。还有一点,就是做 这一行风险太大,同伴之间需要绝对信任、绝对可靠。所 以一般来说,一个班子中的主要成员之间,都是很亲近的 亲属关系,像父子、兄弟、叔侄、舅甥之类的血亲。 住花井栏巷最里头的姓娄,人称娄老大。娄老大没有 兄弟,也没有儿子,出活只带一个搭档,那就是他的外甥 。这外甥姓什么,没人知道,大伙只知道他的外号叫“明 白”。 六安在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是一块战略要地,曾出过 不少名垂千古的大人物,像楚考烈王熊元、春申君黄歇、 楚令尹孙叔敖、九江王英布、淮南王刘安、吴国大都督周 瑜等等。因此,六安一带的古墓葬是相当多的。古墓虽多 ,但一来因年代久远,已被盗过的概率大,二来遇上荒年 ,很多人走投无路,新加人了盗墓的行列。这样,便使得 古墓十室九空,盗墓成功的概率很低。有时偶尔遇上一个 没被盗过的,却又是个小户人家,除了几个不值钱的坛坛 罐罐,就别无长物了。 干盗墓这一行是很需要眼光的,用当地话来讲就是“ 眼头子要尖”。有些新手逮着一个墓拿龙捉虎地忙活了好 几个通宵,累得死去活来,结果却是个空墓。而那些老奸 巨猾的“土夫子”只要在墓周边瞅上一眼,再钻几个孔看 看泥,便知道下面有没有“真货”了。这叫行家一出手, 就知有没有。当然,这“眼头子”是靠阅历和经验练出来 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书本上能学得来的。有人 曾说“中国的考古专家的师傅就是盗墓贼”,这话虽有些 偏颇,但也有几分道理。 花井栏巷的娄老大便是“眼头子”相当厉害的老把式 。他从十几岁起便跟着爹干这行,算来也有四十多年了。 娄老大开初带过一个徒弟,干了几年,后来卷了娄老 大的几件好东西跑了。此后娄老大再没收过徒弟。三年前 ,娄老大的三妹生病去世,临终前将她的独子明白托付给 了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