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道/扎西持林丛书

寂静之道/扎西持林丛书
作者: 希阿荣博堪布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寂静之道/扎西持林丛书
ISBN: 9787510044229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物质丰富多 样,但这个时代的人看上去却并不安乐。生活富足却 不快乐,不是幸福的生活。 在我的家乡德格,至今还保持着藏民族传统的生 活状态,而且人们非常虔诚地信仰佛教,修持佛法是 生活的主要内容。在那里,物质条件与大都市相去甚 远,但人们的内心很安乐,常常能看到有人边干活边 跳舞。走在夏季的草原上,更是随处可以看见人们聚 在一起唱歌、跳舞。而站在拥挤的城市街头,我很少 看到人们发自内心地欢笑,只有一个个匆忙的身影。 科技和物质只能满足一些感官需求,无法满足精 神需求,解决精神层面的烦恼。人对物质很容易厌倦 ,没得到时不甘心,千方百计去争取,一旦满足却又 立即生厌。一个人如果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生活很 容易就陷入这种不甘和厌倦的循环,导致内心越来越 浮躁、越来越空虚。真正的信仰能帮助排遣负面情绪 ,保持生活的平衡喜乐。 也有人把烦恼增多、内心空虚归咎于物质繁荣, 其实不尽然。物质会对人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关键 是人心在作怪。烦恼多,是因为物质条件改善后内心 执着的东西更多了。内心空虚也是因为物质丰富后有 更多逃避痛苦的选择,人们可以更频繁地变换安慰的 方式,结果便更频繁地感受到不满足和挫败。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 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为了追求富足而苦恼或者整 日忙碌得忘记去生活的,大有人在。辛苦操劳一辈子 ,到头来还是不快乐,而一生却已经过去了。 高楼大厦、飞机、网络,这些先进的技术只是为 人类的活动提供了便利,对学佛人来说,并不意味着 发达。在我们看来,社会没有犯罪、众生平等、人们 安居乐业,没有烦恼才是发达。 在这个幻化游舞的世界当中,金钱和地位没有什 么实质的利益,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烦恼与 痛苦。真正能对治这些烦恼与痛苦的只有佛法。 许多人没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自己需要帮助,或者 不能谦逊地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每个人的世界观应 由自己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观点都是对生命 的不尊重,但是封闭内心、固守成见同样是对生命的 不尊重。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虽然在我幼年的 时候,藏地的寺庙基本都被毁坏了,但我在十一岁那 年听说了札熙寺的哥宁活佛,就很想去拜见。阿妈一 直没答应,因为路远,我年纪又太小。过了一两年, 经不住我反复乞求,阿妈借了一匹马,拜托一位正好 顺路的老喇嘛带我去札熙寺。那个时候,我就坚信自 己这一生所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跟随上师学习 佛法,寻求终极的快乐和解脱。 我并不排斥其他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也很愿意 增加对它们的了解,但我四十几年的人。生经历和见 闻让我确信:寻遍整个世界,唯有释迦牟尼佛宣讲的 妙法能帮助人们实现永久的安乐。 幸福源自内心的安宁。许多人到了老年才真正开 始关注心灵和生命的价值,更多的人,哪怕死亡迫在 眉睫,也不去思考自己的一生何去何从。然而,无常 的脚步从来不会为谁而停止,生命中的痛苦也不会因 为谁忽略和回避它而减少一些。 希望过安定富足的生活,这一点藏族人与其他的 民族并没有区别。然而,佛陀关于无常和因果的开示 给了我们无限的勇气和希望,哪怕目不识丁的藏民也 深信因果并无惧地接受无常。有着世俗教育难以造就 的见地和胸襟。 真正的佛教绝对不是迷信,它一定能真真切切地 给众生带来利益。释迦牟尼佛也不鼓励盲目相信,他 说:“就像金子被加热、切割和打磨一样,你们要好 好检视我说过的话,不要只是出于对我的敬畏而接受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