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常识

中国历史常识
作者: 编者:吴晗
出版社: 群言
原售价: 46.8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中国历史常识
ISBN: 9787519302610

作者简介

吴晗(1909~1969),中国知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先后任教于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曾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等职务。1949年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吴晗先生一生著述甚丰,成绩卓著,发表过学术论文、札记、杂文等600余篇。出版有《吴晗史学论著选集》四卷等。

内容简介

三 仰韶文化 龙山文化 考古学根据人类制造工具和**所用的原料,将 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 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旧石器 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好些阶段。“仰韶文化”和 “龙山文化”就是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我们祖先所创 造的两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 “仰韶文化”是由于它*早发现在河南省渑(mi ǎn)池县仰韶村而得名,距现在大约有四五千年。它 的分布地区很广,在河南西部、北部以及山西、陕西 、甘肃、青海等省发现的遗址,就不下一千处。遗址 中发现的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由于这些陶器 以表面是红色而又带有彩色花纹的为*多,而这种彩 陶又具有很明显的特征,所以“仰韶文化”又称作“ 彩陶文化”。 根据对“仰韶文化”遗址和大量遗物的研究,我 们知道当时的经济是以原始的“锄耕农业”为主,主 要的农作物是粟;农具有石斧、石铲、石刀和谷物加 工用的石磨盘、磨棒等。这时的畜牧和渔猎虽然已渐 成为一种副业,但是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还是占有一定 地位的。家畜方面,已有猪、狗的饲养。手工业方面 ,制石、制骨、制陶、纺织、缝纫已很普遍。人们这 时已经过着较为 稳定的定居生活,因为在遗址中发现了许多方形 或圆形的小屋子连接成的“村落”模样(在这种“村 落”当中往往还有一所大房子,大概是这个氏族成员 活动的公共场所)。另外,从对当时的墓葬和*用品 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这时妇女在农业生产和*常生 活中所占的地位,远远高于男子,因此许多学者认为 ,“仰韶文化”是正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 “龙山文化”是比“仰韶文化”*晚、*进步的 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距现在大约有三四 千年。它的得名,是由于它的遗址*早被发现在山东 济南附近龙山镇的缘故。“龙山文化”的陶器,具有 表面漆黑光亮、陶壁薄而坚硬等特点,考古学家把这 种文化叫作“黑陶文化”。“黑陶文化”的分布地区 也很广,大体是在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 陕西、辽东半岛和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生产 工具除了石斧、石刀等之外,还有半月形的石刀、石 镰、蚌镰和木耒等农具。这时期饲养的家畜除了猪、 狗之外,又出现了马、牛、羊、*。手工业制造品也 *精致美观。根据对“龙山文化”遗址和遗物研究的 结果,我们知道,“龙山文化”时期的经济,是以发 达的“锄耕农业”为主,狩猎和捕鱼只是一种副业。 手工业开始占重要地位。男子在生产中,已起主要作 用,氏族中贫富的差别,愈来愈明显。考古学家和历 史学家认为,“龙山文化”是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氏 族公社时期的文化。 (王占山) P5-6 ★ 知名历史学家吴晗的经典著作 ★ 汇集史学界名家丁名楠、白寿彝、何兹全、郑天挺、胡厚宣、谢承仁、戴逸等共同编写。 ★ 你不可不知的268个中国历史常识,学习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 ★ 内容详细:从北京猿人一直写到北伐战争,几乎囊括了中国历**所有的重要事件和文史常识、典章制度 ★ 取材广泛:整理了一般教科书中所不可能接触到的题材,包括重要的文化生活和历史人物、民间口头传说的成语,通过具体史实给以详尽的说明 ★ 通俗易懂:尽量避免用生僻的字和词句,人名、地名、官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