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1.20
折扣购买: 办事艺术大全集
ISBN: 9787550003217
欲做大事一定先做人 古训告诉我们,先做人才能做大事,先人早已强调了“做人为先”的重 要性。圣人孔子告诉我们“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德才兼备,以德为首” “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做人之道理。关于做人的 学问,一个不能忽视的内容就是讲究信用。在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就是晚清 的胡雪岩。 人们心目中的胡雪岩,最大的印象就是“官商”,即所谓的“红顶商人 ”。这“红顶”是朝廷赏赐的,戴上它表示得到了皇帝的恩宠。 讲信用是胡雪岩做生意的原则,且无需外力约束。照胡雪岩的看法,就 是商人对客户讲信用,官府对朝廷讲良心。商人是否言而有信,是对自己的 服务人群——客户来讲的;官府只管自己做事是否问心无愧。两者对象不同 ,原则也不同,若各行其是,各司其职,整个社会便井然有序,否则整个社 会就会混乱无章。 难能可贵的是,胡雪岩意识到,如果财富只集中在富人手中,市面就无 法活跃起来;况且,过富必遭人妒。试想如果两极分化严重、饥民四起,那 么富人怎会有安宁日子呢? 胡雪岩认为自己有义务回报社会,一方面体现了他“富好行其德”的良 好品质;另一方面,表明了依靠商人诚信致富而支撑的是一个健康和谐的社 会。这说明商人行善举对社会的贡献是很大的。 胡雪岩当初创办庆余堂,并没有打算谋利,后来因为药材地道、成药灵 验而生意兴隆,收入颇丰。但盈余除了转为资本、扩大规模以外,全都用于 施药施衣、救济贫民,并在历次水旱灾荒、瘟疫流行时捐出大批成药。胡雪 岩本人却从未动用过庆余堂的一文钱。 自古以来精明的商人致富后,多“富好行其德”,其中之一便是周济贫 民。陶朱公弃政从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另一 美谈是西汉商人卜式曾慷慨解囊捐款20万,赈济灾民。 胡雪岩历年在帮朝廷平定天下和赈济灾荒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正 是因为有这种利人济世的美德,又加上超凡的悟性,使得胡雪岩在官商两道 如鱼得水。 胡雪岩这些卓越的素质和品德,使他成为一个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哲商, 并在经商的路上不断感悟和升华,他的智慧和生意因此能够不断通向炉火纯 青的境界。而这一切正是他对人性深刻认识、善于做人的结果。胡雪岩成功 的做人之道,是他获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人品远比才华要重要 人品不是一切,但毫无疑问,人品是人的立身之本,对事业兴衰、人生 成败影响颇大。一个人品欠佳的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有高风亮节,更别提名 垂史册了。 美国当代著名投资家索罗斯极为重视人品的高低,认为上等的人品比出 众的才华更重要。他喜欢诚实的人,对那些自私毫无诚信的人,尽管他们才 华过人,也会请他们走人。正如他的朋友沙卡洛夫说:“他(索罗斯)是我所 见过的最诚实的人,他根本不能忍受说谎。”这一评价是非常客观的。索罗 斯始终坚信,许多投机商,包括一些很成功的投机商,并非很严肃地对待自 己的事业,他们所做的只是投机,一味地投机。 索罗斯说:“对那些才气纵横的赚钱高手,如果我不信任他们,觉得这 些人的人品不可靠,我就绝不希望他们当我的合伙人。” 一次,垃圾债券大王麦克·米尔遭起诉后,他的业务出现真空,索罗斯 很渴望进入这一黄金领域。为此他约谈了多位曾在米尔手下共过事的人,希 望请他们做合伙人。但是,索罗斯发现这些人忽视道德,最后只能放弃他们 。他觉得有这些人参与他的团队他会很不自在,尽管这些人积极进取又聪明 能干,同时也很有投资天分。 索罗斯的团队里曾经有一个人私自在一处债券上投资了100万美元,最 终结果是投资虽然赢了利,但索罗斯认为,此人对自己的行为丝毫不负责任 。于是他解雇了这个人品欠佳的同伙。他相信,投资作风完全不同的人在他 的团队里可以大展拳脚,但人品绝对要可靠。 为何索罗斯如此看重合伙人的人品?因为金融投资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而不道德的人不愿意也无法承担风险。这样的人不适宜从事高风险的投资 事业。他说:“冒险是很辛苦的事,不是你自己愿意承担风险,就是你设法 把风险转嫁到别人身上。任何从事冒险业务却不能面对后果的人,都不是好 手。” 品行有污点,不仅害人,也会使自己丧失很多宝贵的机会。 管理学上有一种“中庸”理论,即任何一个想要平稳发展的企业,用人 要划分出3个档次,第一是德才兼备,第二是德高才中,第三才是德才中等 ,唯独不可用的是有才无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危险性极大。 典型的例子是《三国演义》中的吕布,他骁勇善战,英雄无敌,但品格 令人不敢恭维,先认丁原做义父然后杀丁原,后认董卓做义父又杀董卓,最 后的下场是被曹操抓起来,然而曹操再也不敢用他,只得把他杀掉。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