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伴我半生:一个人的微阅读
ISBN: 9787550044630
行为艺术:读《奇骗》 袁枚这人,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清代乾嘉年间的 社会名流,读书人的楷模。后人为他冠名:著名诗人、 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前面三个“家”,老侯 都没觉得有多稀奇,可头戴美食家头衔的人,实在是屈 指可数。人不吃饭不行,可你瞅瞅《随园食单》,看人 家袁枚怎么吃, 再瞅瞅咱的餐桌,嗨,不说也罢。 袁枚的住地叫随园,时人称他为“随园先生”。老 侯对随园先生一向比较喜欢。喜欢他的“性灵说”。我 读过他不少作品,《小仓山房文集》中的一些,《子不 语》中的一些,还有《随园 诗话》中的一些……特别是《随园诗话》,一度是 老侯的案头书,每晚伴我度过睡前的那段惬意时光。 我在笔记小说《老僧镜澄》中写到袁枚。说,乾隆 年间,南京小仓山水月庵主持镜澄,喜欢写诗,且写得 好极好极,却四十年间与山下的随园主人,大诗人和大 诗评家袁枚素无往来。这位袁先生有一怪癖,家中四面 不设围墙,园中四季花木景致,都向游人敞开,要来便 来,要去便去,跟今日的公园近似。镜澄的朋友老吴, 一日畅游随园,与袁枚偶遇,交谈甚欢。谈话间,老吴 背诵两首镜澄的诗,袁枚连连称好。老吴傍晚回到水月 庵,跟镜澄说起白天的奇遇,随后有了这样的情节:老 吴站着跟镜澄说话,满脸喜色,告诉镜澄,随园先生, 夸他的诗好。什么诗?《留澹川度岁二首》嘛。这诗, 老吴几乎每天都要摇头晃脑吟诵一番。 老吴模仿随园先生的行状,点头,说一个好,再点 头,又一个好,三点头,又又一个好。 老吴口中啧啧有声:“一连三个好啊。” 随园先生喜欢镜澄的诗,不奇怪。先生有话:“诗 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镜澄的诗,正是以 性情动人。 谁知镜澄听了老吴的话,只是嘴角稍稍一动,随后 闭上眼睛,口中喃喃,不再搭理老吴。 老吴赔着几分小心说道:“要不,明天我陪你下山 ,拜访随园先生?” 镜澄慢慢睁开眼睛,吐一口气:“老僧出家四十余 年,不曾踏入随园半步。” 老吴心说,人家随园先生,名闻天下的诗坛伯乐, 平日喜称人善,有“广大教化主”之誉,可谓“当代龙 门”,你镜澄拜访一下,等于跳了龙门,岂有不去之理 ? 镜澄似乎看透了老吴的心事,缓缓说道:“和尚自 作诗,不求先生知也。先生自爱和尚诗,非爱和尚也。 ” 你说这老僧镜澄,是不是很有个性? 小说的结尾,是某年某月,随园先生闻知老僧镜澄 之执拗,呵呵一笑,说:“和尚不必来,不必不来。” 不谦虚地说,老侯觉得这篇作品有点意思。同时老 侯还觉得,袁枚笔下的微型小说《奇骗》,比老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