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科技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0.37
折扣购买: 牵手孩子--犹太人学龄后孩子的成长教养
ISBN: 9787807636458
温迪·莫格尔博士,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教育家,具有百年历史的灵性及伦理教育委员会理事,多年来在美国的犹太移民区从事家长学校的亲子教育培训工作,给无数父母、教师、牧师和学校管理层提供教育孩子的新思路。
《放下孩子》出版后,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写这样一本书?我回答:为 了让自己按照书中所说的去做。确实,相信我,书中大部分内容都很管用— —运用这些犹太人教育方法,我有效规避了在养育两个女儿期间出现过分保 护、过分规划、过分放纵以及过高期望等极端情况。你知道,在洛杉矶众多 家庭中,这种极端情况相当普遍。 “每个家长都有义务教会孩子游泳。”每天,我用犹太法典中这条格言 提醒自己:我让女儿们爬很高的树,使用锋利的刀,用热锅做饭。当然,由 于我住在南加州,我也让她们学习游泳、跳水、潜水。 我的第一本书《放下孩子》出版时,两个女儿还只有九岁和十三岁,而 我,已满怀信心地期望她们青春期的到来。认识我的人都说,对于青少年, 我是个专家。事实如此。我是一名社会临床心理学家,意味着我是受过专业 训练的人士。我研究人们在文化环境中的情绪问题,专长就在于教育并使儿 童正常成长。 我与众多家庭进行了三十年合作,因此我了解:个性的形成,青春期对 情绪的影响,青少年对多巴胺(引起刺激与兴奋的神经化学物质)的渴望等; 我清楚:现代社会发展快速,错综复杂,竞争激烈,粗俗不堪的文化对青少 年优良个性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关注:现代青少年容易产生焦虑、饮食 失调、自我损伤、抑郁、注意力不集中、滥用药物等问题。 我希望自己能凭借专业和宗教方面的专长,教导两个女儿安然地度过青 春期的所有危险。随着女儿们走过金钗之年,我期望她们变得更有责任感, 更成熟。我多么想让她们成为我身边两个高挑聪明、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的 帮手,这样我们的家庭生活会越来越安稳。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女儿们逐渐长大,而愉快的家庭生活却逐渐消失。她们对一切自己应承 担的事务强烈抵触。她们不想起床,她们不愿睡觉,她们不肯做家务。“妈 !我不能做!我放学后要去参加乐队训练,明天还有一项重要测验。”她们 房间昔日的整洁景象不复存在,地板上一片狼藉,是被乱扔的衣物。她们经 常隔着紧闭的房门对我和丈夫说一些不耐烦的话,或者用一些尖锐的中伤话 语破口大骂。 家里充斥着太多矛盾和愤懑,我甚至质疑自己是否适合做一个母亲,我 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挽救我的家庭。我的孩子已经毁了吗?有时,我告诉自 己要接受挑战。可我不知该选择接受哪一个挑战,因为挑战实在太多了。有 时,我告诉自己让她们去犯错吧,青少年哪有不经历失败和摔跤的?但这个 想法看上去似乎很天真。要是她们真的酿出大祸呢?大到对她们的健康、她 们的未来造成永久的伤害该怎么办? 我的咨询帮助过数百个家庭,却无法帮助自己的家庭。 在女儿们小时候,养育这两个幼儿,就像天天喝着写有“亲切”和“有 形的爱”的蜜。“妈妈爸爸,跟我一起睡。”“再给我念一本书吧。”“等 我睡着了再走!”如今,我女儿房门上贴着“禁止入内!说的就是你!”的 字条。我?没错!就是那个给她们换沾满呕吐物床单的人,给她们唱摇篮曲 轻摇她们入睡的人。 我又想起了犹太教!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是犹太教帮助我将每天的教育 难题转变成每天的神圣命题。它提醒我,孩子是上帝借给我们的,我们只不 过是管家。犹太教引领我走向适度、赞颂、神化,这是几个既基本又强劲的 原则。 对!我要再加倍把犹太礼仪带进家庭。我会重新开始烤白面包。我想每 个星期五晚上都这么做。我想象着面包的香味飘到孩子们房间,然后就像圣 典“歌颂耶和华”仪式中所说的那样,她们也会高兴,然后跟随着香味下楼 。她们会停在楼梯平台上,微笑地看着摆放整齐的安息日(注:安息日the sabbath。sabbath源于阿卡德语,本意为“七”,希伯来语意为“休息”、 “停止工作”。是犹太教每周休息日,象征创世记六日创造后的第七日。它 在星期五日落开始,到星期六晚上结束。当安息日开始时犹太教徒会点起蜡 烛,而时间按当日日落时间而定)餐桌上的食物,急切地想加入到这个仪式 中来。这么多年来,这个仪式为我们家带来了团结和精神的提升。只要我恢 复这样做,两个女儿也许就会后悔并想弥补自己之前的不懂感恩和好吃懒做 等卑劣态度。 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星期五晚上,两个女儿解释说她们太忙,没时间陪我们吃安息日晚餐。 家里只剩下我和丈夫,守着一大块新出炉的白面包、葡萄汁和葡萄酒,以及 充裕的思考时间。这时候我只有想,这种状况也许回归犹太礼仪是有用的, 但最好还是削减家庭礼仪,转而支持自己的精神立场吧。 我在古老的拉比犹太教义中发现了实用知识。我重新读了犹太教的一个 故事——从埃及去应许之地的旅程。以前经常听人们把这段从奴隶到应许之 地统治者的旅程描述为犹太人的青春期。领导者摩西必须忍受四十年带领一 群哀怨的人。每一次他回头,即使是一分钟,这些人都会制造麻烦:吃太多 天赐的食物,崇拜虚假偶像,举办狂欢宴。 而这种麻烦,相信青少年的父母也一样熟悉。当摩西尝试跟他们理论, 他们就会讽刺地问他:“你把我们带到这个可怕的地方,是因为埃及没有坟 墓了吗?”他们威胁着要造反。他们哀号着希望能做回奴隶。《圣经》上说 ,虽有一条路能更快捷地穿过沙漠,但上帝故意引领摩西走了一条几十年才 能走完的迂回路线。孩子的青春期就像这样的旅程,必须漫长而艰难,才能 发展出来之不易的智慧,并最终成长。 是的。不允许走捷径。正如犹太教义教导我们,青春期的痛苦是养育孩 子所必须承担的痛苦。心理学家的专业技能无法使我的家人避免青春期变化 的影响,养育成长中的青少年,这种艰难必须承受。从我的职业生涯中了解 到,这些痛苦大多来自青少年开始要和家长分离时所做的种种努力。他们开 始搬出去住,建立自己的生活,但同时仍渴望舒适与安全。他们反对权威, 不自觉地想降低父母的关注度,以便更容易离开父母。他们想去依附朋友, 然而朋友就跟他们自身一样处于不稳定的尴尬境地。他们有意识地反对父母 ,为获取深刻的是非感而去犯错,为认清自我而拒绝父母。 作为家长必须承担这种痛苦,还要带着尊重和尊严去看待这段旅程。如 果我们不给青少年青春期不停抱怨、犯愚蠢错误、拒绝家长的这种时间,他 们就不会成长。我过去写书是因为我必须写,这一次,则是为帮助孩子们穿 过沙漠的那条崎岖道路而去写书。 我发现自己又被传统犹太教义所吸引。感恩的祈祷,每天至少说上一百 次:早晨起床、上完厕所、吃第一批成熟的水果前、穿新衣服时都有规定的 祷文。连坏事发生时的祷文都有:“谢谢您,上帝,给予我这个提高精神的 考验。”在承受青春期分离必须承担的痛苦时,家长常说一些祝福的话也是 一种修行。这并不是要我们采取一种“家里一切都很和谐”的虚假态度,而 是认知这种痛苦是青春期正常进行的标志。 我建议迷茫的家长们将青春期视为一种福分。不要把它当成一个好听的 理论。它的意思是要家长培养一种感恩的态度,改变自己对经历的看法,而 不是一味地想控制孩子。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