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7.50
折扣购买: 3词就够了
ISBN: 9787559628732
中山裕木子(YUKIKO NAKAYAMA) 日本电视台《全世界都想上的课》节目嘉宾! 著名商务英语培训师。 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同志社大学、奈良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的兼职英语讲师。 日本U-ENGLISH英文翻译与教育公司创始人。
“复杂英语”的3个缺点 你的英语“纯正”吗? 在使用英语的时候,你是否总在想着:更“纯正”的、更复杂的表达方式,才更有利于沟通? 基于这样的想法,有的读者可能会频繁地使用在学校里学过的复杂句型,如 SVOO(主语 +动词 +宾语 +宾语)句型或 SVOC(主语 +动词 +宾语 +补语)句型。 有的读者也可能会执着于使用虚拟主语和虚拟宾语的 “It is...for... to do”句型,或“There is /are... ”句型。 如果用母语去思考,然后再将母语“直译”为英语的话,势必会经常使用那些复杂的句型。 可是,这么做只能将英语复杂化,与“说一口能与人沟通的英语”的期望还相去甚远。 “乍一看很纯正的”英语的缺点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句子: (1) The news made me surprised.(这则新闻使我很惊讶。) 主语 动词 宾语 补语 这句话使用了所谓 5句型之中的第 5个句型 —SVOC。 (2)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me to understand your situation. (于我而言,不难理解你的情况。) “It is... for... to do”句型,使用了虚拟主语it。 (3) There is a need to buy this book. (我需要买这本书。) 这句话使用了“There is... ”句型。很多读者一看到“有……”这样的句子,就立刻会选择 “There is... ”句式。 这些句子的语法正确,看起来也颇具“纯正的英语风范”。可是,这些句子有以下 3个缺点: 缺点1 :不能即刻表达结论(即动作) The news made me ...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me to ... There is a need to ... 我们看一下这 3个“前半句”。只看前半句的话,我们无法得知这 3句话要表达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这些句子想表达的“结论(即动作) ”没有出现在前半句,而是出现在后半句,甚至句子末尾。 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对话的过程中,当一方说到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me to... ”的时候,另一方肯定会露出一副“这句话的重点是什么”的神情,同时引颈侧耳等着听这句话的后半句。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缺点 2:组织语言的负担变大,说错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The news made me ... 这句话说到这里,对于英语非母语的人来说已经是不小的负担了。在组织 “made me”的过程中,说话者要一边考虑“使用SVOC句型”,还要一边在脑海中拼命地搜寻合适的单词。说完前半句就已经感到疲惫了,组织下半句时可能会犯下面的错误: The news made me... (已经完成了SVO,剩下的就是 C了。) ↓ The news made me surprising!(完成了!结束!) 使用像 SVOC这样复杂的句型,说话者容易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句型上而忽略了语法,从而出现类似上面的错误。 尤其是在口头表达时,说话的人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就更容易在细节之处犯错。 现在有这样一种观点:只要能有效沟通,有些语法错误又何妨?当然,更重要的是“有效沟通”。只要能实现沟通,有些语法错误的确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能在减轻语言组织负担的同时,又能减少语法错误,岂不是乐事一桩?简明且无语法错误的句子,无论对表达方还是倾听方来说,都有助于更愉悦地沟通。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me to... There is a need to... 这是两个颇受青睐的句型,但是语言组织的负担也颇大。人们在使用时,常常会发生“语出一半,忘了自己接下来想说什么”,或是在句子构成上出错的情况。 缺点 3:单词数量过多,导致沟通效率降低 在沟通的过程中,速度也很重要。如果句子中的单词量过大,沟通的速度就会变慢,这对倾听方来说也是一个负担。 导致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双方沟通不太顺畅。 不能即刻表达结论(即动作) 组织语言的负担变大,说错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单词数量过多,导致沟通效率降低 由于存在这3个缺点,所以乍一看颇为“纯正”的英语表达方式,实为“难以有效沟通的表达方式”。 用 “3词”来造句 现在,让我们改变思路,重新表述上面的句子。请去掉多余的单词,尽可能简单地表达。 原则上,无论什么句子都可以用 “3词”方式来组织。本书中,“3词”是指主词、动词、受词,即“某人(某物)做某事”句型。 “3词”是指构成句子基本结构的“3个要素”。 补充一点,本书中所说的 “3词英语”中的 “3词”,不包含冠词和修饰语等。 另外,使用 “3词英语”的秘诀,并不是完全改变英语,而是一边尽可能灵活地运用已掌握的单词及表达方式,一边对其进行“重组”。 接下来,我们对上述句子进行重组。 (1)The news surprised me. (2) I can understand your situation. (3) I need to buy this book. / I need this book. (1) The news made me surprised. (2) It is not difficult for me to understand your situation. (3) There is a need to buy this book. 这些 “3词英语”句子可能不够纯正,但却是“能进行有效沟通”的英语,也是“容易组织但又不容易出错”的英语。 这就是各位读者将在本书中学习到的 “3词英语”。相比“乍一看很纯正”的英语,“3词英语”有以下3个优越性: 1.能迅速表达结论(即动作) 2.易于组织,不易出错 3.提高沟通速度 接下来,本书会具体讲述“复杂英语难以有效沟通的原因”及“如何用好3词英语”。 我们不需要华丽的英语。我们要用最少的单词、最简单的句型来组织语言,这样可以少出错,且更易于沟通。 忘记学校里学过的固定词组和短语 全都忘得一干二净也没关系! 谈起学生时代学习英语的痛苦记忆,想必很多读者会想起背诵固定词组和短语这件事吧。 我们当时要背 made use of(用,使用),g et rid of(去除),give rise to(引发),等等。如下面的例句: He makes use of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他使用网络信息。) I will get rid of suspicious emails.(我删除可疑邮件。) The revolution gave rise to political changes. (革命引发政治变化。) 这些词组只有完整地使用才能表达特定的意思。 比如,在 give rise to这个词组中,只有 give(给)、rise(起来,生成)和 to(对)这三个表示不同意思的单词按顺序排列,才能表达“引发”这个意思。词组 made use of 和 get rid of 也是一样,只有各个原本表达不同意思的单词按固定顺序排列,才能表达一个动词的意思。 要想记住这样的固定短语或词组所表达的全部含义,着实不易。更悲催的是,这些词组如果不经常使用,就很容易忘记。曾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记住的词组,真到了需要的时候,还能不能正确使用都不知道。即使能正确使用,如果沟通的对象是母语非英语的人,也存在着你的表达不被对方理解的可能。 同时,相比一个独立的单词即可表达一定意思的动词,固定词组的单词数量多了一些。结果必然是,这样的表达影响了沟通的速度。因此,我们需要“3词英语”一显身手。 He uses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I will delete suspicious emails. The revolution caused political changes. 我们看到,在上面的句子里,只需使用 use(用)、delete(删除)、 cause(引起,引发) 3个动词即可表达同样的意思,而且这些动词都很简单。尤其是 use 和cause,更是用途广泛,具备相当高的灵活运用价值。(请参考第 78页、96页) 对于读者来说,相比背诵数量众多的固定词组,练习灵活使用单个动词的能力更加重要。通过这样的练习,读者所能表达的话题范围也会更加广泛。 学校里学过的词组完全忘记都没关系。单个的动词即可简单明快地表达相同的意思。 …… 横扫日韩畅销英语排行榜! ★日本Amazon英语类畅销排行TOP 1 ★仅在日本,就热销300000万册 ★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等学校,各电视台、杂志强力推荐 ★日本发行量最大周刊《周刊文春畅销书》必读推荐 ★亚洲权威ORICON NEWS公信榜TOP 3 风靡亚洲的极简英语学习法——3词英语!提升你的英语级数,让英语表达能力突飞猛进! 学过多年英语,但就是用不出来,想重新好好学习,却不知从何下手。 现在,只要掌握3词(主词、动词与受词) 的造句模式,无需再硬背语法、单词和句型,就可以清楚表达出大部分的英文句子。 “3词英语”四大特色 (1)无需死背语法、单词和句型 (2)简单的“3词”造句模式,没有基础也能快速上手 (3)挥别中国人的“难懂英文” (4)沟通与表达速度立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