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书店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80
折扣购买: 曹操评传(修订本)
ISBN: 9787545816945
第二章 在大乱中谋发展 一、称疾归里。待机乡间 曹操在济南相任上做了两件事之后,虽然并不后 悔,但也感到后怕。《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说,当时“权臣专朝,贵戚横恣,太祖不能违道取 容,数数干忤,恐为家祸,遂乞留宿卫。”主动提出 辞去济南相,并请求留在京城做官禁保卫方面的差事 。曹操在十几年后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追述他当 时的心情也说,“故在济南……违迕诸常侍,以为豪 强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曹操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诸常侍和豪强怎么 能容忍他如此损害他们的利益呢?曹操乞留宿卫,纯 属以退为进,实非本意。但就是这点心愿,宦官和贵 戚们也不能让他得到满足。权贵们的心计是既要把他 调离济南相位,又要把他排挤在京师以外。于是“征 还为东郡太守”。东郡太守与济南国相地位相等,用 现在的话说是同级调动。且就当时的地域重要性而言 ,东郡地位和济南国地位也不相上下。曹操由这次调 动验证了自己的担心,因此托疾不就。因为不去做东 郡太守,朝廷便再次给了他一个闲差事,任命他为议 郎。此时他的头脑很清醒。他既要躲祸,又要试图从 另一个方面建立自己的名誉。因此对于议郎一职也是 “常托疾病,辄告归乡里”。据记载,曹操回到家乡 谯之后,“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 自娱乐。”应该说,鉴于当时的情势,曹操称疾归乡 里,实乃韬光养晦,沽名钓誉的绝好机会,也是充实 头脑、锻炼身体的好机会。曹操常以“非岩穴知名之 士”而自憾,如果能得机会做一段“隐士”,当是莫 大快事。由此看来,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 的另一段话也是可信的。他说: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指同年举孝廉 者)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 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 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 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 ,然不能得如意。 无疑,曹操确曾做过长时间隐居的准备。第一, 既然“不能违道取容”,隐居当是最好的选择;第二 ,天下大乱之势已定,既然不能立即驰骋沙场,“待 天下清”后而再举亦是最安全之策。当然,绝不能认 为曹操已经准备终生做隐士。如果那样,他就不成其 为曹操了。他的落脚点是即使不得已等二十年再做官 也不算晚。所以说,曹操“称疾归乡里”的最终目的 是待机乡间。他作了长时间隐居的思想准备,但更重 要的是隐居乡间窥视局势,等待时代的召唤。 说实在的,曹操称疾乡里,的确有屡屡干忤宦官 和贵戚的原因,怕为家族带来大祸。但从另一个角度 看,曹操正是利用了自己的家族地位才敢于“不就” 官而装病乡下。据记载,曹操约在三十岁时(中平元 年,公元184年)为济南相,当年或次年辞官,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