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7.40
折扣购买: 论人生(精装插图版)(精)/名家散文经典
ISBN: 9787535481825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他出身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接受律师训练,成了律师,之后进入政界,1618年任大法官,获封男爵,1621年罢官乡居,5年后去世。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巨人中,培根被视作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他崇尚科学与知识,同时,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广泛的人生问题,并以诗人的语言,写了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 《真理是一颗日光下的珍珠》是一本谈论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教育、伦理的随笔集。培根作为英国随笔文学的鼻祖,其随笔行文紧凑,文字隽永,警句迭出,兼具哲思与诗意,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
论真理 人生至乐莫过于高踞清新纯静的真理之巅,俯瞰 谷底种种谬误迷惘,云遮雾障。 “真理算什么东西?”彼拉多不无嘲讽地问道, 问罢却不屑等待答复。有的人确实毫无定见,将固守 一种信仰视为自扛枷锁,所思所行皆推崇自由意志。 这种哲学流派虽已成为历史,好辩的遗风至今犹存。 其言论虽与古人同出一辙,其底气已今不如昔。然而 人们喜爱谎言不仅仅是因为探索真理殊非易事,或是 因为真理会束缚人的思想,讨厌真理,喜爱谎言,出 自人们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希腊晚期哲学学派中卢奇 安曾探讨此事,他搞不清人们为何如此喜欢谎言,谎 言既不能像作诗那样令人赏心悦目,也不会像经商那 样使人发财致富。我只能说,真理是赤裸裸的,犹如 日光。世间种种虚假浮华做作自夸在烛光之下显得那 般堂皇典雅,在日光的直射下就大为减色了。真理的 价值犹如珍珠,在日光下显得最美。真理可能抵不上 钻石和红宝石的价值,后者在不同的光线下能尽显美 色。假象悦目,谎言顺耳。假如从人们的心中排除一 切虚荣、自负、想入非非的幻觉,所剩余的不就是些 猥琐、郁闷、病态和令人厌烦的东西吗?对此,谁又 会怀疑呢? 一位先贤曾将诗歌斥为“魔鬼之酒”,因为诗出 自想象,充满着虚幻不实之词,然而诗仅仅是谎言的 影子。如前所述,真正害人的不是那些掠过脑际的幻 觉,而是潜伏在心底的谎言。尽管这些东西存在于人 们荒谬的观念和偏爱之中,真理只受自身的评判。探 寻真理就要热爱真理,追求真理;认识真理就是与之 共存;信仰真理就要能欣赏真理;这才是人性中最高 的美德。 上帝造物之初,先造感性之光,最后创造理性之 光。安息日之后,上帝的工作便是以圣灵昭示世人, 将光明洒向混沌,洒向选民,普照人间。有一个并不 出色的哲学派别,其中却有一个令其增色的诗人。他 说得极好:“伫立岸边,凭眺海上颠簸的船舶,乃一 大乐事;站在城堡的窗前,目睹世间干戈扰攘,成败 兴衰,亦人生一乐;然而,人生至乐莫过于高踞清新 纯静的真理之巅,俯瞰谷底种种谬误迷惘,云遮雾障 。”只要观者心存怜悯而不自傲,这番议论还是言之 有理。如果所思所念能以仁慈为主宰,以天道为归宿 ,以真理为枢纽,那简直是身居尘世乐比天堂。 且让我们从神学和哲学方面的真理转向日常生活 的真理。即使品行不端之人也承认正直坦率乃人性之 尊严。金银币中掺杂合金后虽然容易铸造,成色却大 打折扣,为人时真时伪同样如此。蛇无足,只能卑贱 地贴着地皮蜿蜒而行,狡诈虚伪的伎俩恰如蛇行。 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一旦被人识破将无地自容,由 此带来的羞辱甚于其他恶行。“谎言”一词为何如此 令人蒙羞,如此令人厌恶?蒙田说:“谎言直面上帝 ,回避世人。细加掂量,说某人撒谎等于说他勇于面 对上帝,怯于面对世人。”对谎言的揭发可谓一针见 血。谎言犹如钟声,它呼唤上帝对世人做出最后的审 判。有道是:“基督重临之日,世间已无诚信可言。 ” P3-5